第809章 桃林寄愿(1 / 3)

加入书签

龙泉驿有座桃花山,山上遍植桃树,足有万亩之多。每逢春日,桃花盛开,灿若云霞,美不胜收。这桃林中却有个奇事——有些年份,林中会结出形状奇特的桃子,果皮上隐约可见纹路,似字非字,似画非画,乡人称之为“信使桃”。

传说若是将写好的心愿纸条塞入这种桃中,在特定时辰埋于老桃树下,纸条便会消失,而心愿则会以某种曲折的方式传递给远方特定的人。只是结果未必如人所愿,其中曲折,颇耐寻味。

这年春天,桃花开得正盛,林中果然又结出了不少“信使桃”。消息传开,附近乡民纷纷前来探看。

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姓周,村里人都唤她周大娘。周大娘的儿子三年前被征去戍边,音信全无。她每日站在村口眺望,眼睛都快望穿了。听说信使桃的传说,她早早便来到桃林,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形状奇特的桃子,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字条,上面请村中识字先生代笔写着:“儿啊,娘身体尚好,勿念。只盼你早日归来,让娘再看你一眼。”塞入桃中,用手帕包好,只等特定时辰到来。

另一边,一个青衫书生在桃林中徘徊良久。这书生姓李,家中贫寒,苦读诗书指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他却暗恋邻家李姑娘已久,只是自觉功名未就,不敢表露心迹。今日特来桃林,想借信使桃传递相思。他选了一颗桃,将精心写就的诗句折好塞入:“红颜一顾误此生,相思无计可消除。愿借东风传我意,比翼连理誓不休。”

不远处,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也在挑选桃子。这是城里做绸缎生意的王掌柜。去年他运货途中遭遇山贼,幸得一位游侠拔刀相助,才保住了性命和货物。当时仓促,未及好好答谢,那游侠便飘然而去。王掌柜多方打听,得知游侠可能去了南方,故特来一试。他在纸条上写道:“恩公在上,去岁蒙您出手相救,王某没齿难忘。若得再见,必当重谢。祝您平安顺遂。”然后将纸条塞入桃中。

三人心事各异,却不约而同等到日落西山,天地交泰之时——据传这是埋桃的最佳时辰。

周大娘颤巍巍地将桃子埋在老桃树下东侧,双手合十,喃喃祷告。 李书生将桃子埋在西南方位,面红耳赤,四下张望生怕被人看见。 王掌柜则选了两树之间的位置,郑重地将桃子埋下,深鞠一躬。

事毕,三人各自离去,心中满怀期待。

却说七日后的午夜,老桃树下忽然泛起淡淡白光,三颗埋下的桃子悄然消失,只剩下空坑。而千里之外,三张纸条竟真的出现在了特定的人面前,只是方式出人意料...

戍边军营中,周大娘的儿子赵小虎正与战友守夜。忽然一阵怪风刮过,卷起沙尘扑面。风停后,赵小虎觉得怀中多了什么,掏出一看,竟是一张略微潮湿的纸条。他识字不多,借着月光勉强认出“娘”、“身体好”、“盼归”等字眼,顿时鼻头一酸。这纸条来得蹊跷,无头无尾,他却认定是老母托人捎来的信。思乡之情如潮水涌来,他暗下决心,下次探亲假定要申请回乡。

然而事情并未如此简单。三日后,边境突发冲突,赵小虎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不得休假。赵小虎思母心切,竟在夜里擅自离营,想偷偷回家探望老母。不出十里便被巡哨发现,以逃兵罪抓回,关押候审。若是寻常时期,这等罪过可不轻饶。恰巧将军的母亲也是年迈之人,得知赵小虎是为孝心所驱,心生怜悯,只罚他杖责二十,降为火头军,并允诺半年后准他探亲。

赵小虎写信回家,说明情况,承诺半年后必定归来。周大娘接到信,既忧且喜,忧的是儿子受罚,喜的是终于有了音讯,且归期可期。她不知这全是那信使桃起的头,只道是儿子忽然想家了。

再说那李书生的纸条,被一阵旋风卷起,飘过数重院落,竟不偏不倚落入了邻家李姑娘的绣房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