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98章 双发双垂尾的歼-10(3 / 3)

加入书签

p;  “你们不但是试飞员,还是技术员!因为你们要为研制团队提供实质意见,你们根本上就是研制团队中的一员。”

    李干几句话就把新时代试飞员的职责和任务讲清楚了。

    在李干之前,试飞员只是试飞员,参合不到研制工作当中去,从李干开始,试飞员不单单进行试飞,还深度参与到战机的研制当中去。

    打那个时候开始,成为试飞员的门槛就大幅拔高了,不但要求飞行技术过硬高超,还要求要具备相当的飞机设计理论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第2试飞团的平均年龄迅速突破了30岁。

    这是因为,在新要求之下,试飞员需要有至少四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

    从航校出来到一线部队服役的年轻飞行员,哪怕技术再高超,没有四五年时间的沉淀,根本不符合试飞员的录取条件。

    几年前,李干他们那一批试飞员之所以年轻,是因为要试飞的是歼-7、歼-8这一类全机械的二代机。

    而现在试飞的都是大量使用了电子飞控、数字屏显等先进技术的三代机、四代机,全都是静不稳定的非常讲究机动性的战机。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险情处理能力,现如今是无法加入试飞员这支部队的。

    孙生禄37岁,和海航第2舰载航空旅旅长赵宝龙同期,而且都是上校副师级。

    但是孙生禄却只是个中队长,手底下管着17名试飞员,而赵宝龙手底下有大几十号飞行员。

    由此可见,试飞员才是飞行员中地位无可撼动的绝对的王牌。

    李干在现场对试飞中队的试飞员们做了简单的动员讲话,随即在众人的陪同下,大步走进了机库。

    出现在李干面前的是一架什么样的战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