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o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2 / 3)

加入书签

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总结道:“工人们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改制势在必行。

我的想法是,不能全部接收原来的工人,必须择优录用;工资制度也要改革,彻底打破大锅饭。”

王生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的想法我明白了。

这样,你回去把具体方案尽快交上来,我马上帮你递交上去。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谁都不敢保证,但我敢说的是,我们肯定会尽力争取,估计问题不大的。”

徐大志心里一喜,知道这已经是王区长能做出的最大承诺了。

接着,王生贵压低了声音:“我给你透个底,兴州城方面对两个电子厂的估价在二百万左右,但工人必须安置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区里要保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徐大志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个条件比他预想的要苛刻,但也不是不能谈。

“多谢王区长指点,但区里只能给百分之十。”

徐大志诚恳地说,“中午我请您和各位领导吃个便饭,表达一下谢意。”

“好吧,百分之十……”

王生贵笑着摆摆手:“你先回去忙活你自己的吧,心意我们领了。

等到小麦电子科技集团并购了这两家电子厂成功的那天,不用你邀请,我们也是要去喝上一杯庆功酒的。”

“哈哈哈,好。

那我就不和各位领导客气了,我先走了。”

徐大志心里着急做方案,便没有坚持。

从区政府出来,徐大志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他这才感觉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和蒋伟拐进路边一家小面馆。

“两碗牛肉面,多加香菜。”

他对老板娘喊道。

面馆不大,只有四五张桌子。

角落里坐着两个穿着电子厂工装的年轻人,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徐大志竖起耳朵,隐约听到了“下岗”

、“改制”

等字眼。

“听说新来的那个老板只要年轻力壮的,咱们这些老家伙怕是都要滚蛋了。”

一个工人闷闷不乐地说。

“不至于吧?不是说都会妥善安置吗?”

“哼,场面话谁不会说?真要安置,哪来的那么多岗位?”

徐大志心里不是滋味。

他知道工人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但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如果不能盈利,最终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面端上来了,热气腾腾。

徐大志刚拿起筷子,口袋里的bp机就震动了起来。

他低头一看,是公司秘书杨云南来的信息:“徐董,有几位电子厂的工人代表到公司来找您,说要讨个说法。”

徐大志叹了口气,吃了几口放下筷子,掏出十元钱放在桌上:“老板娘,面我不吃了,有点急事。”

他和蒋伟快步走出面馆,徐大志坐进车里,他揉了揉胀的太阳穴,感觉这次的并购案比他想象中还要复杂得多。

回到小麦集团总厂董事长办公室,果然看见五六个工人打扮的中年人坐在接待室里。

为的正是上午在车间里言的赵师傅。

“徐总,”

赵师傅站起来,语气比上午缓和了许多,“我们几个是工人们选出来的代表,想跟您好好谈谈。”

徐大志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来我办公室谈吧。”

办公室里,徐大志给每人倒了一杯茶,然后开门见山地说:“各位有什么顾虑,尽管提出来。

我能解决的,一定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咱们一起想办法。”

赵师傅和其他人对视一眼,开口道:“徐总,我们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