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o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1 / 3)
大志裹紧了身上的灰色夹克,站在红光电子厂大门前,看着斑驳的厂牌在风中微微晃动。
“这厂子,怕是撑不过这个春天了。”
他喃喃自语,呼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冷空气中迅消散。
厂区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但仔细听就能现,那声音断断续续,像是垂死病人的喘息。
徐大志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徐总,您可算来了!”
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小跑着迎上来,他是厂里的生产主任老李,“工人们都在车间里等着呢,情绪……不太稳定。”
徐大志点点头,没有说话。
他心里明镜似的,这国营集体企业的改制,就是要砸了这些工人的铁饭碗。
这些人大多在厂子里干了一辈子,如今说要下岗,谁能乐意?
车间的门一推开,上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徐大志。
那些眼神里,有期待,有愤怒,更多的是茫然和不安。
“各位工友,”
徐大志站到一个木箱上,声音洪亮,“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
今天我徐大志把话放在这儿,工人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妥善安置!”
人群中传来几声嗤笑,有人高声喊道:“说得轻巧!
我们这些人,除了在车间干活,还能干啥?”
徐大志不慌不忙,目光扫过全场:“我理解大家的顾虑。
但是,咱们也得面对现实不是?这厂子为什么经营不下去?就是因为大锅饭吃得太久了!
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愿意拼命干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并购之后,我们会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把合适的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大家真正为企业光热……”
“说得比唱得好听!”
一个头花白的老工人打断他,“我在这个厂干了二十年,从学徒干到八级技工,现在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徐大志认出了那是厂里有名的技术能手赵师傅,他微微一笑:“赵师傅,您的手艺我早有耳闻。
像您这样的技术骨干,我们求之不得!
不但要留,还要加薪!
不仅你加薪,所有工人都要涨底薪,你们不信都可以去小麦集团打听打听,乐天电子厂又不远。”
赵师傅愣住了,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徐大志心里清楚,这改制就像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双方都得互相掂量着来。
他在两个电子厂转了一圈,该说的都说了,该承诺的也承诺了。
工人们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但他早有心理准备。
其实这种国营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不用说在国内,就是放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甚至国外那边更加棘手,一个工人的养老金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足以影响企业对被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
而国内后来也有了买断工龄的说法,其实还是给下岗职工一笔生活保障,让下岗职工自谋生路。
徐大志盘算着,这两家厂子五六百号工人,真要全部买断工龄,那费用可不是小数目。
“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是盈利,”
徐大志对跟在身边的蒋伟说,“只有盈利才能生存。
可这些国营集体厂子,第一要务从来就不是经济效益,而是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嗯……”
蒋伟也见多识广了,苦笑着点头。
从电子厂出来,徐大志直回区政府。
王生贵区长在办公室等他。
“怎么样?工人们的反应如何?”
王区长给他倒了杯茶,关切地问。
徐大志把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