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师和学生(6 / 8)
象,都会极易触犯这样的毛病。
她说写小字时,重心和笔画配合,跟写大字无大差异,但在运笔上,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写大字下笔时,用逆锋即藏锋,收笔时用回锋。写小字下笔时,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总之,写小楷的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在写整篇字时,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边小琪妙语连珠,讲解自己对写小楷的体会。秦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明眸、她的朱唇,又有点痴了,问道:“你为什么对赵孟頫的小楷情有独钟?”
“我爸最喜欢赵孟頫秀逸摇曳的小楷。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赵孟頫的字。”
“你给我讲讲小楷的历史和渊源吧。”
她说边国宁收集了历代小楷大家的经典代表作字帖,有钟繇的、王羲之的、王献之的、钟绍京的、赵孟頫的、黄道周的。
她说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钟繇博取众长,擅长隶书、楷书、行书,其楷书笔法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有“正书之祖”美誉。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
她拿着钟繇的《荐季直表》,说钟繇的小楷有一种质朴自然的审美境界。古雅之中天趣溢发,朴实之中富有异趣。不着一点色相,不带丝毫做作。意味醇厚,令人咀嚼不尽。
她拿着东晋王羲之的《黄庭经》,说王羲之的小楷有一种平和简静的审美境界。外标和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精淳粹美,遒劲之中不失婉媚,清雄雅正,端庄之中不失姿态。意境高远,静气迎人。
她拿着东晋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说王献之的小楷体势秀逸,笔致洒脱。用笔挺拔有力,结体宽敞舒展,风格秀美。
她拿着唐代钟绍京的《灵飞经》,说钟绍京追求法度严谨的审美。遒劲端庄,结字疏展,工整精细,笃守楷法。世人都说这是天下第一小楷。
她拿着元代赵孟頫的《道德经》,说赵孟頫追求秀逸摇曳,含蓄萧洒的阴柔之美。婉丽飘逸,风姿绰约,姿韵雅逸。如幽花美士,啸咏于月影波光之间,显得骨秀神清,妙绝时人。他是典型的南派书风。
她拿着明末黄道周的《孝经颂》,说黄道周追求方劲峻峭,浑雄刚健的阳刚之美。点画沉厚,结字茂密,姿态奇宕,竖挺方折。他的小楷个性强烈,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美感。他是典型的北派书风。
看着如数家珍、口吐珠玑的边小琪,秦科忍不住又抱住她,说道:“在我眼里,你的字是最美的。能拥有你这样才华横溢的女朋友,也不枉我来这世间一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