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鸣惊人(4 / 7)
;陶建民好像被秦科启发了,说道:“我同意秦组长的分析,我们可以试一试。”
靳晨说道:“我也觉得不可能,但可以试一试。可是我们需要更换哪个层面的设备呢?”
秦科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道:“我认为核心层的设备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同型号的设备已经在很多客户的方案中得到过验证。边缘层设备相对比较简单,应该问题不大。汇聚层设备上连核心层设备,向下汇聚很多边缘接入层设备,角色很重要。这个层面的设备型号众多,今天我们使用的这个型号不见得被反复验证过,所以,我倾向于更换汇聚层设备。”
“公司汇聚层设备的种类太多,到底哪一个型号的设备更合适?我们得去翻阅技术文档,才能确定下来,但今天肯定是做不完了。”傅思琛忧虑地说道。
“不用去查了,我们就用C7200-F型号来替换当前的C7200-G型号。”秦科马上说道。
“为什么不用C7300-G型号来替换呢?它比C7200-G性能更好。”陶建民说道。
“不,我的直觉是只能用更低一点的设备来替换。C7200-F虽然比C7200-G性能低了一点,但完全能满足裴宇航给定的技术指标。先不要告诉其它小组,我们自己先试一试。”秦科坚持自己的想法。
于是,四人立即去库房找来了一台C7200-F型号的汇聚层设备。为了节省时间,秦科亲自动手,在其他三个人的配合下,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网络重新搭建完成。马上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完全符合裴宇航要求的性能指标。
四个人立刻笑逐颜开,击掌相庆,但秦科又说道:“这不能算完,工作要有始有终。我们得找到C7200-G的问题,给我们自己和裴老师一个有说服力的交待。”
四个人把C7200-G设备重新搭建进网络中,加电运行起来。秦科debug到C7200-G设备的内部,从底层到高层,依次查看数据包转发的处理情况。他发现出口底层的数据流量和入口底层数据流量的差别很大,进一步发现数据包在入口的高层进行路由转发时,由于设备对数据包IP地址的解析能力不足,导致了数据包的严重丢弃,这就是说C7200-G在高层处理数据包转发时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
四个人达成一致的意见后,秦科立即找来裴宇航,汇报了她们第五组的测试结果和发现的技术漏洞。裴宇航一下子被她们的发现惊讶到了,立即把她们的测试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三)
第五组发现了汇聚层设备的技术漏洞,这件事立刻惊动了C公司的高层。技术部总监齐国胜、方案策划部总监郑雨桐、工程管理部总监胡文强都赶到了培训实验室,亲自听取秦科代表第五组的详细汇报。
事实正如秦科猜测的那样,这是C公司的一个大客户G银行的网络解决方案。由于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网络迟迟不能交付客户使用。
齐国胜问秦科:“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