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鸣惊人(3 / 7)

加入书签

北邮的应届毕业生。陶建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工作过几年,比秦科大一岁。四个人都是名校毕业,都较着劲,想在今天的实践课上争取最好的表现,获得裴宇航老师的好评价。

    裴宇航今天给出了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图,涵盖了核心层、汇聚层和边缘层三个层面的网络设备,是一个很完善的网络架构。跟前两天实践课不一样的是,裴宇航指定了各个层面的设备名称、网络功能以及网络性能指标,要求她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通网络,并满足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指标,限定最长的时间是今天一整天。

    根据每个人对网络设备的熟悉程度,秦科安排陶建民负责核心层设备,傅思琛负责汇聚层设备,靳晨负责边缘层设备,他自己负责网络总体性能的把控。

    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第五组很快把网络搭建和配置完毕,下午就可以开始验证网络的功能和性能。她们组在五个小组中用时最少,排名第一。看着本组的三个同事都露出大功告成的神态,秦科并没有感到轻松,他总觉得今天的实践课不会就这么简单。

    中午吃饭时,第五组的四个人围坐在一张餐桌,傅思琛高兴地说道:“我们组上午又拔得头筹,我们大家都太厉害了。要是下午的测试顺利通过,今天晚上我请客。”陶建民和靳晨立即响应。

    看到秦科没有什么笑容,傅思琛说道:“秦组长,难道你对我们三个人没有信心?还是不想参加我邀请的聚会?”

    秦科看着三个人的眼神,便把他的担忧说了出来:“我觉得裴宇航指不定又设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陷阱,我们下午需仔细应对。只有通过了下午的测试,我们组才能算成功。”

    果然,下午的网络性能验证测试过程极其不顺利,她们五组搭建的网络没有达到裴宇航设定的性能指标。其它小组也是一样的测试结果,每一个网络都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丢包。

    秦科亲自检查了每个层面上的设备的配置数据,没有发现数据配置的错误。每一台设备都看似工作正常,四个人不禁都神情凝重起来。

    秦科坐在计算机前,不说话,开启大脑里记忆库的搜索模式,苦苦思索着。眼看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大半,突然,他脑子里闪现出来了一个念头:G银行是C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客户,眼前的这个网络拓扑图就是C公司为G银行提供的网路解决方案。这个工程现正处于网路调测阶段,还没有完成交付。

    他怀疑可能是现场的工程人员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裴宇航才想出这么一个点子,让她们这帮新人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以期帮助工程人员找到症结所在。这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她们不应该局限于裴宇航指定的网络设备型号,要跳出惯性思维,先去怀疑这个方案是否有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去更换其中的一台设备。三个层面的设备不可能都有问题,但又该去先更换哪一台设备呢?

    想到这里,秦科对其他三个人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傅思琛怀疑道:“秦组长,公司能这么看得起我们这些新人?不可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