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如数家珍(5 / 6)

加入书签

美味?”

    田歌笑道:“秦科同学说得不错。从辽代开始,北京就是都城,是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从辽代到民国这近千年间,王朝换了好几个,帝王出自不同的民族,因此京城在吃上没有自己独有的风味菜。北京的菜系只能用没有特色也算一种特色来自圆其说,这也充分说明京城文化的包容性和宽容大度。”

    “老北京的行当众多,山东人能吃苦,有四个苦大累的行当是山东人的天下。一个是送水的,一个是卖猪肉的,一个是开餐馆的,一个是掏厕所的,可以说山东人把老北京的吃喝拉撒都承包了。”田歌开始讲山东人跟老北京的渊源。

    “老北京管餐饮业叫勤行。从明朝开始,鲁菜就在京城唱主角,京城的鲁菜馆里,东家、厨师、伙计和账房先生几乎都是山东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民国,有名的八大堂和八大楼都属于鲁菜。我认为山东人吃苦耐劳、勤快能干的好口碑应该是从京城传播开来的。”田歌道出了鲁菜为什么会占据北京的缘由。

    “民国年间,南方各地的菜系纷纷登陆京城,这就是著名的八大春菜馆,即芳湖春、东亚春、庆林春、淮阳春、新陆春、大陆春、春园、同春园。八家饭馆都位于西长安街一带,各有特色,名震京城,生意也是异常火爆,‘长安十里遍是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年的盛景。东亚春为广东风味;新陆春、大陆春、庆林春为四川风味;淮阳春为淮阳风味;春园、芳湖春、同春园为江苏风味。到1946年,八大春中的七春倒闭、歇业,仅存同春园一春。”田歌又说起把其它菜系跟北京的渊源。

    “在八大春饭馆里,发生过不少近代名人的轶事。1940年初,齐白石的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齐白石的很多亲友都劝慰他,让他把胡宝珠扶正,作为继室。于是,1941年5月4日,齐白石便在他非常喜欢的庆林春饭庄,设宴邀请胡佩衡、陈半丁、王雪涛等戚友为证,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式。胡宝珠那天十分高兴,招待亲友直到深夜,毫无倦累神色。然而,胡宝珠在1944年,就病逝了,可以说庆林春饭庄留下了她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大陆春见证了朱自清和陈竹隐一段风花雪月的往事。1929年,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的结发妻子武仲谦去世。在朋友极力劝说下,本不愿再婚的他,在大陆春饭庄经人介绍,认识了年轻女孩陈竹隐,也由此开始了一段美好的姻缘。1931年4月的一天,朱自清在叶公超等人陪同下,来到大陆春。朱自清当时穿了件米黄色绸大褂,戴着眼镜,温文尔雅,脚上却穿了一双老款的‘双梁鞋’。这‘双梁鞋’让与陈竹隐同去的女同学笑了半天,说坚决不能嫁给这个土包子。陈竹隐没有因为一双鞋否定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朱自清再约她,她爽快赴约。陈竹隐性格开朗大方,让朱自清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情感世界,两人渐渐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八大春中现存的同春园开业于1930年,店名取‘同心协力春满园,花开茂盛,生意兴隆’之意。开业当天,时任北平电灯公司经理、著名书法家冯恕被邀请来捧场,冯大师当即以对联贺之:杏花村内酒泉香,长安街上八大春。到同春园不仅是吃饭,吃的还是文化,比如松鼠鳜鱼,就是借用唐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菜上桌佐以趣闻典故,美味更在菜品之外。据说同春园开业之初,主厨王世枕就以松鼠鳜鱼为头道大菜,引食客闻香下马,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