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汴河风急卷烽烟红袖青锋两难全下(1 / 13)
王黼那老狐狸又看得紧,我实在没机会靠近御前。”
赵婉儿捏着那份皱巴巴的急报,指尖都在颤。
她虽长在深宅,却也听过不少边关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哪曾想朝堂上竟有这般不顾百姓死活的奸臣?她咬了咬唇,忽然抬头看向秦靖之,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靖之兄,我有办法。”
秦靖之一愣:“你有办法?”
“嗯。”
赵婉儿点头,压低声音,“我虽只是宗室旁支,却也跟着祖母入宫赴过几次宴,跟皇后宫里的李嬷嬷还算熟络。
方才我瞧见李嬷嬷也来了,她是跟着皇后娘娘的赏赐过来的,待会儿肯定要去跟陛下回话。
咱们可以找她帮忙,让她把急报偷偷递给陛下。”
秦靖之眼睛一亮,这倒真是个好主意。
李嬷嬷是皇后身边的老人,深得信任,由她递急报,既不容易引起怀疑,也能确保陛下能看到。
可他转念一想,又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连累李嬷嬷?要是被王黼现了,她一个宫里的老人,怕是承受不住后果。”
“放心,李嬷嬷为人正直,最恨奸臣误国。”
赵婉儿笃定地说,“去年冬天,京郊闹雪灾,还是她在皇后面前求情,皇后才说服陛下拨了赈灾粮。
只要跟她说清楚河北路的情况,她肯定愿意帮忙。”
两人正说着,就见一个穿着灰布衣裳、头花白的老嬷嬷提着个食盒,从人群里走过,正是李嬷嬷。
赵婉儿赶紧拉着秦靖之迎上去,屈膝行礼:“李嬷嬷安好。”
李嬷嬷回头,瞧见是赵婉儿,脸上露出笑容:“是婉儿姑娘啊,今日怎么也来了?这位是……”
她目光落在秦靖之身上,眼里多了几分审视。
“回嬷嬷,这是殿前司的秦都虞候。”
赵婉儿赶紧介绍,又凑到李嬷嬷耳边,压低声音说,“嬷嬷,我们有件关乎河北路百姓生死的大事,想跟您借一步说话。”
李嬷嬷眼神一凛,立刻明白事情不简单,点点头:“跟我来。”
三人绕到后院的回廊里,这里偏僻安静,没什么人。
李嬷嬷放下食盒,看着秦靖之:“秦都虞候,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老身能帮的,定不推辞。”
秦靖之从袖袋里掏出急报,双手递过去:“嬷嬷,这是河北路安抚使送来的急报,契丹游骑已经攻陷了雄州两寨,杀掠百姓,厢军缺粮少饷,根本无力抵抗。
可王太尉为了寿宴,竟把急报压了下来,瞒着陛下。
我们想请嬷嬷帮忙,把这份急报递给陛下,救救河北路的百姓。”
李嬷嬷接过急报,快看了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双手气得抖:“王黼这奸贼!
竟敢如此欺上瞒下,置万千百姓于不顾!
老身若是袖手旁观,岂对得起天地良心!”
她把急报小心翼翼地折好,塞进袖袋里,“你们放心,今日这事,老身管定了!
待会儿陛下要去后堂歇息,老身正好借回话的机会,把急报给他。”
秦靖之和赵婉儿都松了口气,连忙道谢。
李嬷嬷摆了摆手:“谢什么,这是老身该做的。
只是你们俩也要小心,王黼心思歹毒,今日之事若是败露,他定然不会放过你们。”
三人又说了几句,李嬷嬷便提着食盒匆匆离开,去寻找面见陛下的机会。
秦靖之和赵婉儿回到前院,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时不时看向后堂的方向,盼着能有好消息。
可没等多久,就见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在王黼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王黼脸色一变,赶紧朝着后堂跑去。
秦靖之和赵婉儿心里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