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朱温的枭雄之路与大唐王朝的最后挽歌(4 / 10)

加入书签

,朱温可谓是用得炉火纯青。

他以攻打淄州为幌子,让朱瑄放松了警惕,然后出其不意地攻打郓州。

就这样,朱温不费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吞下了这块肥肉。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周边的节度使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这才意识到,朱温这个人不光凶狠残暴,而且还如此善于伪装和算计。

这朱三,可真是个不好惹的角色啊!

随着朱温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张,他的野心也如同春天的野草一般,疯狂地生长着。

他在汴州城中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宏伟壮观的议事厅,其规模和华丽程度堪比金銮殿。

为了彰显自己的尊贵地位,朱温还特意命令工匠们用黄金来装饰梁柱,使得整座建筑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各地官员们纷纷向朱温进贡,而他对于这些贡品也是毫不客气。

每次收到贡品后,朱温总是先挑选出最好的一部分留给自己享用,而将其余的才慢吞吞地送往成都,给当时避难在四川的唐僖宗。

不仅如此,朱温对于皇帝派来的宦官更是傲慢无礼。

这些宦官们见到朱温时,必须先行磕头之礼,否则连他的府门都休想进入。

朱温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皇权的一种公然挑衅和蔑视。

有一回,唐昭宗(此时他已经从四川返回长安)颁布了一道圣旨,命令朱温将他攻占的兖州归还给朝廷。

朱温接到这道诏书后,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将诏书拿在手中,反复掂量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朱温突然出一声轻蔑的嗤笑,然后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纸卷扔到了地上,不屑地说道:“这长安城里的皇帝,如今不过是宦官们手中的提线木偶罢了,有什么资格来管我?”

站在一旁的敬翔见状,连忙俯身捡起地上的诏书,低声对朱温说道:“将军,虽然如今的皇帝确实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我们目前还需要借助朝廷的名义来行事。

如果现在就和朝廷撕破脸,对我们来说恐怕会非常不利啊。”

朱温听了敬翔的话,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看法。

不过,朱温紧接着又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这木偶也该换个提线的人了。”

他的目光,犹如鹰隼一般,死死地盯住了长安城里的唐昭宗。

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身处高位,但却不甘心被宦官们所操纵,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唐昭宗心中怀揣着一个宏伟的计划,他秘密地与李克用、李茂贞等强大的藩镇势力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一举铲除那些专横跋扈的宦官,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然而,在朱温的眼中,这样的皇帝无疑是最碍事的存在。

朱温是一个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人,他对权力的渴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

在朱温看来,一个不听话的皇帝,就如同一个绊脚石,阻碍着他实现自己的野心。

所以,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让唐昭宗乖乖听话,成为他手中的傀儡;要么干脆将唐昭宗废掉,换上一个能够顺从他意愿的人来当皇帝。

他开始在长安这个繁华之地安插眼线,其手段之高明令人咋舌。

无论是皇宫内的太监,还是街头巷尾的小贩,都可能成为他的眼线。

甚至连皇宫里负责清扫厕所的太监,也未能幸免,被他用金钱收买。

如此一来,唐昭宗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今天昭宗召见了哪位大臣,明天又说了句什么话,这些消息都会在当天就传到汴州,落入他的耳中。

有一次,唐昭宗在朝堂上大雷霆,怒骂了一句:“宣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