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甘露之变的血色迷雾与晚唐江湖的恩怨情仇(6 / 10)

加入书签

手,由于太过用力,指节都已经白了。

文宗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只有蚊子才能听到一般,但其中却蕴含着咬牙切齿的狠劲:“二位爱卿,你们看看这宫墙里的天,都快成仇士良的了!

他杀了朕的老师宋申锡,逼死了太皇太后,如今更是无法无天!

再这么下去,朕这条命早晚也得断送在他的手里!”

说到这里,文宗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和愤怒。

李训和郑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忧虑和决心。

文宗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咱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得拼一把,把这帮阉人一锅端了!

只有这样,朕才能真正掌握朝政,还这天下一个清明!”

李训这个人,头脑灵活得很,只要眼珠子一转,就能想出十个主意来。

此刻,他正摸着下巴上那撮短须,若有所思地沉吟着。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忽地压低声音,对皇帝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计。

您看那左金吾仗院里的那棵老石榴树,最近可是长得越茂盛了。

咱们不妨对外宣称,昨夜有天降甘露,恰好凝结在那石榴树的叶子上。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祥瑞之兆啊,象征着我大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李训顿了顿,接着说:“那仇士良最是喜欢凑热闹,这种事情他肯定不会错过。

到时候,他必定会带着一群宦官前去查看。

而我们呢,只需要提前在仗院四周埋伏好甲士,等他们一踏进院门,就……”

说到这里,李训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郑注在一旁补充道:“陛下,臣不仅可以调动凤翔的兵马,还能安排一些死士潜伏在宫门外,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一来,即使有什么变故,我们也能迅应对,确保万无一失。”

文宗听了郑注的话,心中稍安,但仍有些疑虑地问道:“可是,仇士良身边的护卫众多,要想除掉他并非易事啊。”

郑注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陛下不必担心,臣已想好应对之策。

我们可以先派人散布一些谣言,让仇士良心生恐惧,然后再趁其不备,一举将他拿下。”

文宗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不禁对郑注的智谋赞赏有加。

他看着郑注和李训,两人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原本沉到谷底的心忽然被点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文宗的眼睛亮得像两簇火苗,他激动地说:“好!

就这么办!

此事若能成功,朕必定重重赏赐二位,封你们为国公!”

三人相视一笑,然后对着油灯歃血为盟,以表决心。

在油灯光影的映照下,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仇士良伏诛的场面,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天早朝,宰相舒元舆第一个出列,捧着奏章高声奏报:“陛下,昨夜左金吾仗院天降甘露,晶莹剔透,凝结在石榴枝叶上,实为百年难遇的祥瑞!

臣请陛下率百官前往观瞻,以应天意!”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殿里一片“吾皇万岁”

的呼声。

仇士良站在阶下,三角眼里闪过一丝怀疑——这几日风朗气清,哪来的甘露?可转念一想,若真是祥瑞,自己第一个去捧场,既能讨皇帝欢心,又能在百官面前显威风,何乐而不为?于是他出列笑道:“陛下,此乃上天庇佑大唐,老奴愿先去查看一番,再请陛下移驾。”

文宗强压着心里的激动,故作平静地说:“有劳公公了。”

仇士良带着鱼弘志等二十多个核心宦官,浩浩荡荡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