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甘露之变的血色迷雾与晚唐江湖的恩怨情仇(5 / 10)
头,连连称是,心中对仇士良的手段暗自钦佩不已:“姜还是老的辣啊!
这等阴险狡诈的手段,真是绝了!”
就这样,仇士良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手段,牢牢地掌控着朝政长达二十多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历经了唐文宗和唐武宗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可谓是权倾朝野,不可一世。
在他的操纵下,朝廷的政治生态变得异常黑暗。
他不仅杀过宰相,废过太子,甚至连皇帝的生死都被他紧紧地攥在手中。
文宗临终前,望着宫墙上那如血般的夕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他喃喃自语道:“朕还不如汉献帝啊,至少他没有被宦官当作傀儡一样随意摆布……”
然而,文宗的这番话很快就传到了仇士良的耳朵里。
听到这话后,仇士良只是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能让陛下如此安安稳稳地当一个傀儡,这已经是老奴最大的仁慈了!”
宦官专权的阴影,宛如一片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大唐的宫墙之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片阴影不仅笼罩着宫廷内部,更使得整个帝国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而在宫墙之外,藩镇们的势力如同一头头凶猛的野兽,它们的刀早已被磨砺得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这些藩镇们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对中央政权虎视眈眈,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张开獠牙,狠狠地撕咬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与此同时,百姓们的怨声也如滚滚雷声一般,在这片土地上回荡。
他们饱受苛捐杂税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这个腐朽的政权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百姓们的怨声如同火山一般,压抑得越久,爆时的威力就越大。
这风雨飘摇的帝国,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破船,船身已经千疮百孔,随时都有可能沉没。
而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百姓的怨声,正是这惊涛骇浪中的狂风暴雨,不断地冲击着这艘破船,使得它离崩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二、唐文宗的&0t;逆袭计划&0t;:皇帝的绝地反击
唐文宗端坐在紫宸殿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阶下的仇士良。
仇士良那张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的笑容,仿佛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文宗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却强忍着没有作。
他无法相信,这个阉人竟敢在满朝文武的面前如此放肆,将他拟定的诏书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还竟敢指着他的鼻子说“陛下不懂治国”
!
更让文宗感到愤怒和屈辱的是,他想要给自己的生母韦太后上尊号,这本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被仇士良以“国库空虚”
为由断然驳回。
文宗知道,这不过是仇士良的借口罢了,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让文宗在众人面前难堪,显示他的权威。
夜晚,文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对着铜镜,凝视着自己那苍白而憔悴的面容,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真是窝囊,连一个世家子弟都不如。
他就像一个被仇士良操纵的提线木偶,完全失去了自主权。
那天深夜,万籁俱寂,整个宫殿都被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文宗的寝殿里还透出一丝微弱的灯光。
他屏退了左右侍从,让整个大殿都变得空荡荡的,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翰林学士李训和郑注召进了密室。
密室里异常安静,只有一盏油灯在角落里摇曳着,微弱的火苗在墙上投下了三个人晃动的影子。
文宗坐在案几前,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双手紧紧地攥着李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