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名将双星的终局之战与皇室恩怨的血色终章(2 / 9)

加入书签

安庆绪是个废物,这“大燕”

的江山,早该姓史了。

这大唐的天下,此刻正被无数股力量拉扯着:前线的刀光剑影,朝堂的明争暗斗,文人的纸笔丹心,百姓的颠沛流离。

郭子仪能否一鼓作气收复洛阳?李光弼的投石机能否砸破史思明那老小子的野心?颜真卿的檄文能否聚起更多忠义之士?李亨与李隆基这对父子,终将以怎样的方式收场?而那反复无常的史思明,又会在这乱世里掀起怎样的波澜?

风云变幻间,有人在战火里坚守,有人在权力中迷失,有人用生命书写忠义,有人用阴谋算计天下。

这爱恨交织、情仇纠缠的大唐,下一幕又将上演怎样的惊心动魄?

一、邺城之战:郭子仪的&0t;水攻奇谋&0t;与猪队友的神坑操作

乾元元年的冬天,邺城城外的漳河结了层薄冰,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六十万唐军的铠甲上,出“簌簌”

的声响。

九大节度使的营帐连亘十里,旌旗在铅灰色的天空下猎猎作响,把这座被安庆绪占据的孤城围得水泄不通。

安庆绪扒着邺城的垛口往下看,腿肚子抖得像筛糠。

城外的唐军密密麻麻,从东门望到西门,全是攒动的人头和闪烁的刀光,连漳河对岸的树林里都藏着伏兵,鸟雀飞过都要被箭射下来。

他回头对着亲信哭嚎:“完了完了!

这么多人,就是填也能把邺城填平了!

这城守不住了!”

手下赶紧递上笔墨,劝他向史思明求救。

安庆绪握着笔的手直打颤,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全是“史将军救命”

“若能解围,愿将河北之地尽献”

之类的话,末了还不忘画个血手印,活像个被逼到绝路的泼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信使快马加鞭赶到范阳,史思明看了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早等着这一天了——安庆绪这小子无能,正好借唐军的手除掉他,自己再坐收渔利。

当下拍着桌子喊:“备兵!

本王亲自去救邺城!”

十三万大军即日开拔,旌旗上“史”

字打得老远就能看见,却在离邺城还有百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只派少量骑兵袭扰唐军粮道,摆明了要坐山观虎斗。

郭子仪在中军帐里看得明白,这史思明是想等他们和安庆绪两败俱伤。

他围着地图转了三圈,忽然一拍大腿:“有了!”

转身对李光弼等节度使笑道,“邺城地势低,漳河就在城外,咱们引河水灌城,保管让安庆绪和史思明都变成落汤鸡!”

这计策一出,众将纷纷叫好。

士兵们连夜扛着沙袋修堤坝,凿冰开渠,把漳河的水往邺城方向引。

冰冷的河水在渠里哗哗流淌,眼看着堤坝越修越高,只要再垒最后三层沙袋,打开闸门,邺城就得变成一片泽国。

郭子仪站在堤坝上,望着远处邺城的城楼,眼里闪着光:“不出三日,咱们就能喝庆功酒了!”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监军鱼朝恩带着几个宦官,摇摇摆摆地进了营。

这鱼朝恩是唐肃宗身边的红人,脸上堆满假笑,肚子挺得像个皮球,手里的拂尘甩得比谁都欢。

他哪懂什么兵法?见唐军围了邺城半个月没动静,早就急着抢功劳,跑到唐肃宗面前一顿忽悠:“陛下,郭子仪那水攻太慢了!

六十万大军围着一座孤城,传出去让人笑话!

依奴才看,直接攻城,三天就能拿下邺城,活捉安庆绪!”

唐肃宗本就对郭子仪手握重兵有些忌惮,听鱼朝恩说得天花乱坠,当即下旨:“罢黜水攻,即刻攻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