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拓跋宏从被支配的乖孙到汉化改革的tony老师(2 / 5)
:“好啦,别哭了,奶奶不生气了。”
最离谱的一次经历是小宏儿上朝的时候。
当时他才五岁,坐在龙椅上,困得直打哈欠。
大臣们正在汇报军情,说柔然又在边境骚扰。
突然,小宏儿奶声奶气地问道:“叔叔,打仗能抓到小兔子吗?”
这句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愣住了,紧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
大臣们拼命忍住笑,憋得满脸通红,就像熟透的柿子一样。
冯太后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陛下这是……这是心系民生啊!”
下朝后,小宏儿被揪着耳朵训话:"
以后不准再丢人!
"
他耷拉着脑袋,委屈巴巴地应着,心里却对这枯燥的朝堂生活充满了抵触。
在这严苛的教育环境中,小宏儿每天都要面对无尽的课业压力和严厉的老师。
然而,在这一片枯燥乏味的世界里,唯有冯太后身边的宫女青雀,能给他带来一丝温暖和慰藉。
青雀比小宏儿大五岁,她心灵手巧,不仅擅长各种女红技艺,还能编织出精美的草蚂蚱。
每当小宏儿感到疲惫或沮丧时,青雀总会变戏法般地拿出一只用草叶编成的蚂蚱,递到他的手中。
那蚂蚱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跳跃起来,让小宏儿的心情瞬间愉悦起来。
除了草蚂蚱,青雀还经常给他讲述民间流传的有趣故事。
这些故事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幽默诙谐,让小宏儿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能够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
有一次,小宏儿因为背不出书而被老师罚不许吃饭。
饥饿难耐的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肚子的咕咕叫声。
就在这时,青雀像往常一样,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
她的手里拿着一块香喷喷的烤羊肉,那诱人的香气直往小宏儿的鼻子里钻。
青雀微笑着将烤羊肉递给小宏儿,轻声说道:“快吃吧,别饿着了。”
小宏儿感激地接过羊肉,两人一同躲到花园的角落里,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美食。
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两张幸福满足的脸庞。
这一刻,小宏儿觉得,与青雀一起分享美食的快乐,远比背诵那些难懂的书籍要来得更加真实和珍贵。
二、亲政后的"
叛逆式改革"
冯太后去世后,拓跋宏守在灵前,望着奶奶慈祥的遗容,心中五味杂陈。
压抑多年的想法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再也无法抑制。
当他终于摘下"
乖孙"
面具,露出"
改革狂人"
真面目时,整个北魏朝堂都为之震动。
他召集大臣在太极殿宣布:"
从今天起,咱们不说鲜卑话,改说汉语!
谁要是蹦出一句鲜卑语,罚抄《孝经》一百遍!
"
老臣穆泰跳出来反对,花白的胡须气得直颤:"
陛下!
这是数典忘祖!
鲜卑语是我们的根,怎能丢弃?"
拓跋宏把靴子一脱,露出穿着汉袜的脚:"
行,那你现在光着脚穿鲜卑服上朝试试?看看这与汉人的服饰究竟有何不同!
"
穆泰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只能愤愤退下。
更令人惊叹的是“汉服推广计划”
。
他毅然决然地下令全国人民改穿汉服,并且以身作则,率先穿上那宽袍大袖的衣裳,在皇宫里悠然自得地转圈。
只见他衣袂飘飘,仿佛仙人下凡一般,口中还念念有词:“看!
这衣裳多么飘逸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