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了他的眼帘(4 / 6)
有人立刻制止他。
“我瞎说?”
老人不服气地提高了音量,“市场里谁不知道,就那个角落的摊主,老早就因为拆迁补偿款的事跟管理处闹得不可开交,嫌给的少,一直赖着不签协议。
这下好了,一把火烧了,他就有理由哭穷要高价了!”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一圈涟漪。
周围的人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郑建国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默默地抬起头,视线开始在市场的上方搜寻。
很快,他注意到了几个悬挂在市场大棚钢梁上的半球形摄像头。
一共有三个。
一个对着市场入口,一个监控着主通道,还有一个,负责监视公平秤和管理办公室所在的区域。
他站在火灾现场的位置,在脑中模拟着那几个摄像头的视角。
他现,入口的那个太远,主通道的那个被一个卖水产的大广告牌挡住了视线,而距离最近的那个,它的镜头,恰好被一根承重的立柱和旁边一家店铺伸出的雨棚,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夹角。
火灾生的那个角落,正处于这个夹角的阴影之中——一个监控的“完美死角”
。
又是一个“巧合”
。
郑建国的心中泛起一丝冷笑。
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天衣无缝的巧合。
所有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精心设计的必然。
他默默地记下了这些细节,打算回去再分析。
他知道,这张网,已经铺到了他的脚下。
他不能再等了,必须主动出击,从这片烧焦的废墟里,挖出那只点火的手。
带着一身清晨的寒气和挥之不去的焦糊味,郑建国回到了办公室。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泡上一杯热茶,而是直接走到墙边,从柜子里抽出一张空白的挂图纸,铺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刚才在市场里那些嘈杂的声音、混乱的画面、微妙的表情,此刻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像是一团乱麻。
他需要一种方式,来理清这团乱麻,找到那根隐藏在最深处的主线。
他拧开一支红色的记号笔,笔尖在纸上悬停片刻,然后重重落下。
回到办公室,郑建国决定把最近生的所有相关火灾事件,全部整理成一份直观的时间线。
他先从记忆和笔记中,调出最早的那起——李家村的祖宅大火。
他在挂图的最左端写下日期和地点,旁边用黑笔标注:“受害者:李老汉;官方结论:意外;疑点:时机过于巧合。”
紧接着,是城西商业区的那几场。
他一边回忆,一边翻阅之前的记录,将每一场火灾都作为一个节点,标注在时间轴上。
“1o月12日,城西,李金布行仓库。
受害者:李金。
结论:原因待查。
备注:补偿名单商户。”
“1o月15日,旧城区,孙大鹏饭馆后厨。
受害者:孙大鹏。
结论:线路老化。
备注:补偿名单商户,申请申。”
“1o月19日,新开区……”
一个个红色的标记,像一滴滴凝固的血,沿着时间轴向前蔓延。
当他把今天凌晨农贸市场的那起火灾,作为最后一个节点标记在时间轴的最右端时,他退后一步,审视着自己的“杰作”
。
整张图纸上,那些看似孤立的事件,此刻被一根无形的时间线串联了起来。
一种清晰而又令人不寒而栗的规律,跃然纸上。
他现,火灾的频率在急剧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