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瞬间再次点燃了人群的情绪(3 / 5)

加入书签

在桌面上一点点小心地铺平、压实。

这个耐心而细致的动作,让小张眼中戒备的寒光也融化了几分。

“好了,现在可以说了。”

郑建国拿起笔和笔记本,目光温和地看着他们,“从头说起,越详细越好。

特别是开商当初是怎么跟你们谈的,谁来谈的,都许诺了什么,你们手里有没有留下什么证据。”

老李捧着水杯,抿了一口滚烫的热水,喉咙里那股憋了许久的火气仿佛被压下去了一些。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

“那还是去年开春的时候,‘宏远集团’的人就进了我们那片棚户区……”

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着细节。

急性子的小张负责激动地陈述,描绘着开商代表当时如何唾沫横飞地描绘美好蓝图;心思更细的中年王嫂,则补充着一些被遗漏的细节,比如当时来的人姓什么,开的什么车;而老李,则用他那沉缓而沙哑的声音,为整个事件做出总结,串联起前因后果。

郑建国耐心地听着,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

他没有打断他们任何一次情绪的宣泄,也没有质疑他们任何一句看似不合逻辑的咒骂。

他像一个最专注的学生,在本子上记下“宏远集团项目部经理,自称姓刘”

、“承诺‘一户一车位’”

、“口头保证三年内通地铁”

这些关键信息。

随着讲述的深入,他渐渐弄明白了。

问题果然出在开商那边。

郑建国的脑海里,已经能清晰地构建出整个事件的脉络:

“幸福家园三期”

是个老大难的旧改项目,位置好,但居民构成复杂,拆迁难度极大。

为了尽快拿下项目,尽快开工,开商“宏远集团”

在前期动员时,无疑采取了“画大饼”

的激进策略。

他们派出的项目经理,很可能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拆迁专家”

,利用老百姓信息不对等、对政策不了解的弱点,许下了许多出政府规定补偿范围的好处。

诸如远高于市场价的补偿单价、额外的装修补贴、优先选择楼层和户型的权利……这些口头上的“蜜糖”

,对于一辈子都盼着住上新房的拆迁户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而当生米煮成熟饭,旧房被推平,居民们拿着协议等待兑现时,开商便亮出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底牌——这份盖着政府公章、完全符合法定程序的最终公告。

公告像一堵冰冷的墙,将所有口头承诺都挡在了外面。

“一切以政府公告为准”

,这句话成了开商最完美的挡箭牌。

他们巧妙地将自己与拆迁户的矛盾,转化成了拆迁户与政府的矛盾。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试图平复胸中翻涌的怒火。

他知道,现在不是火的时候,而是要解开套在这些工人们脖子上的第一个枷锁——让他们明白,他们找错了“敌人”

他将手中的笔轻轻放下,抬起头,“乡亲们,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我基本上都清楚了。”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可信度,“这件事,问题的根子,确实是出在‘宏远集团’身上。”

然而,他话锋一转,指了指桌上那份被抚平的公告复印件:

“但是,关于这份公告,我必须跟你们解释清楚。”

他看到小张的眉头又拧了起来,嘴巴也下意识地抿紧,一副准备随时反驳的架势。

郑建国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我们公安局,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布的任何正式公告,都必须严格依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