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终于重回平坦而熟悉的轨道(3 / 5)
有年轻情侣吵架闹分手的,还有一个醉汉在烧烤摊闹事不给钱的。
郑建国沉稳地接听、记录、分派任务,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平凡而有条不紊。
处理完一个扒窃案的笔录后,他看着窗外被霓虹灯映照得湿漉漉的街道,忽然觉得,这种由无数件“小事”
构成的平安,才是他这份工作最真实的底色。
每周一的例会,也不再是充满火药味的案情分析会。
会议室里,大家汇报的是上周的治安数据、辖区内的消防隐患排查,以及即将到来的社区防诈骗宣传活动。
郑建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地听着,在本子上记录要点。
他的思绪不再需要像绷紧的弓弦一样,时刻准备着捕捉案件的突破口,而是可以更宏观地去思考整个辖区的治安布局。
他的办公桌上,那份“城西电信诈骗案”
的卷宗已经被打开,旁边还放着几份关于入室盗窃的协查通报。
他一杯茶,一份报告,就能坐上一个下午。
他看报告的度不快,指尖会习惯性地在纸页的边缘摩挲,仿佛在与文字背后的案情进行无声的对话。
这种状态,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从容。
日子就在这值班、开会、看报告的循环中,一天天过去。
月底的时候,局里召开了一次全体干警大会。
会议在局里的大礼堂举行,气氛庄严肃穆。
几百名穿着笔挺警服的干警坐得整整齐齐,肩上的警衔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郑建国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就坐在队伍的中间,毫不起眼。
会议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总结工作、部署任务。
当分管刑侦的张局长走到言台前时,郑建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张局长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在整个礼堂回响,洪亮而有力:“同志们,这个月,我们成功办结了一起社会影响恶劣、案情极其复杂的职务犯罪案件——王伟明案。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表扬,以郑建国同志为的专案组!”
话音刚落,一道追光灯“唰”
地一下打在了郑建国他们所在的区域。
周围的同事们纷纷投来注目礼,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郑建国的脸颊微微有些烫,他并不习惯成为焦点。
他看到身边的小李激动地挺直了胸膛,老王也露出了含蓄而自豪的微笑。
他自己则只是平静地注视着主席台,心中却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想到的不是荣耀,而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日日夜夜:是团队在堆积如山的银行流水中寻找蛛丝马迹的煎熬,是为获取关键证据而彻夜蹲守的疲惫,是审讯陷入僵局时那种令人窒息的压力。
这些辛苦,此刻都化作了潮水般的掌声。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
张局长的声音继续传来,“专案组的同志们,面对的是一个关系网复杂、反侦察能力极强的对手。
但他们没有退缩,展现出了我们公安干警‘严谨细致、坚持不懈’的优良工作作风!”
“严谨细致”
,郑建国在心里默念着这四个字。
他想起了那张被小李标记了上百次的资金流向图,想起了法医鉴定报告里精确到毫米的细节。
“坚持不懈”
,他又想起了自己一次次推翻重来的侦查思路,想起了面对王伟明铜墙铁壁般的心理防线时,自己近乎偏执的坚守。
“我要求,全局所有同志,都要向郑建国专案组学习!”
张局长提高了声调,“学习他们这种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放弃任何一条线索的钉子精神!
学习他们这种为了正义必将一追到底的坚定信念!”
掌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