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瞬间成了案件新的突破口(4 / 5)
上摊着厚厚的案卷,最上面是药企负责人的口供记录。
纸页上有几处被红笔圈出的句子:“资金都是按流程走的,我们只负责生产,至于药物的最终用途,我们并不清楚”
“商人很少过问具体业务,每次都是通过助理传达指令”
。
这些含糊其辞的口供,像一堵墙,挡住了进一步追查的方向。
旁边放着的是赵刚和李响传回的边境皮包公司调查报告,照片里废弃的仓库、模糊的代办人信息,更是让这条线索陷入了僵局。
还有技术科送来的ip追踪结果,海外虚拟服务器的跳转记录密密麻麻地打印了十几页,最后却只能停在“无法溯源”
的结论上。
就在这时,小王拿着一份新报告走进办公室,脸上满是沮丧。
“郑队,技术科那边又查了一遍虚拟货币的交易记录,还是没找到商人的直接操作痕迹,所有转账指令都来自匿名账户,根本无法追踪到具体操作人员。”
他将报告轻轻放在郑建国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郑建国接过报告,快浏览着上面的内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提审财务总监时,对方虽然供出了商务传真的秘密,可传真机位于人员复杂的老旧商务中心,监控早已覆盖,送人早已无从查找;那些与虚假指令吻合的信号屏蔽点,虽然每次都有商人出席的商业活动,可“出席活动”
与“操控信号”
之间,始终缺少关键的证据链条,无法证明两者存在直接关联。
“他就像一条滑不溜秋的泥鳅,每次快要抓住的时候,都能从指缝里溜走。”
郑建国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商人的身影——他仿佛看到商人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从容地指挥着手下切断每一条可能指向自己的线索。
销毁交易记录、让中间人消失、用合法身份掩盖非法操作,每一步都算计得精准而狠辣,将所有直接关联都切得干干净净,不给警方留下任何可以定罪的证据。
郑建国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用红色马克笔标注的“断点”
——从康安医院药瓶指向药企的线条,在“商人投资”
处戛然而止;
虚拟货币流向边境皮包公司的蓝色箭头,最终停在“代办人失踪”
的照片上;黑色圆圈标注的商业活动与信号屏蔽点,只用虚线勉强关联,缺少实质证据支撑。
墙上的便利贴被风吹得微微晃动,有的边角已经卷翘,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关键信息:“财务总监——商务传真(无送人)”
“蓝骑单车——7各异常账号(ip无法溯源)”
“边境公司——注册地址虚构”
。
他眉头紧锁,指节因为用力按压线索墙而泛白,目光在这些断点间反复游走,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调查细节:“对手不仅谨慎,还懂法律、懂技术,知道如何精准切断所有直接证据链。”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车流声和桌上时钟的“滴答”
声。
郑建国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被翻得卷边的财务总监口供记录,指尖停在“商务传真指令”
那一段——“每次大额资金转移前,会收到看似无关的商务传真,某个数字编号对应指令代码”
。
他想起当时提审时的场景:财务总监双手抖,眼神躲闪,显然对这个细节也只是一知半解,更不知道传真背后真正的操控者是谁。
“传真机在老旧商务中心,人来人往,没法追踪;数字代码没有规律,技术科破解了半个月也没找到逻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