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o章 兰程山长二(2 / 2)
,如三秋兮,尔等在泥里踩三刻,就能记三秋!”
兰程山长把《诗经》句子写在木牌上,每隔十步插一木牌,边插秧边教学:“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
月见书院的季考,成绩最佳者,书院不金银俗物,实物:稻穗十束,柴刀一把,番薯一筐。
这些学子曾瞧不起的粮食作物和刀具,却是月见书院的最高奖励,为了得到稻穗、柴刀和番薯,学习的劲头倒是高涨,学子们都懂得了一个道理:读书如种田,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兰程山长讲《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
,他真提一桶井水,和一篮夫人亲手做的粗粮杂面窝窝头进课室,笑谈“今日起,夫子同诸君一起吃三日孔夫子套餐,有偷食糕点者,罚写《大雅》三遍。”
兰程山长书房里贴着他写的对联,上联:两榜进士,仍向菜畦寻哲理。
下联:一介农夫,亦从书卷觅春风。
横批:不亦悦乎。
月见书院北侧门进去,一条幽静的青石板路直抵月见书院后山,有一道天然形成的半月形石台,名曰半月台。
几十座二进小院沿台壁而建,层层叠叠,如梯田般悬于山腰。
台越高,院越少,也越静。
最高处只有一座小院,白墙黛瓦,这里便是兰程山长的家。
此时兰程山长和张三爷从半山亭一直走回半月台的家中,进入客厅坐下后,山长的长随兰青沏了两盏茶奉上道:“先生,夫人在二院补您的寝衣。
小姐带着两个丫头在菜园里种菜,可要去唤小姐回来?”
兰程饮了一口茶道:“不必,菜种好了,她自然也就回家了。
夜间给姑爷添一道菜即可,其余照旧!”
张三爷笑道:“舅兄何必如此节俭?”
兰程但笑不语,他和夫人都不喜口腹之累。
只有小儿子对吃食讲究颇多,所以带着妻儿住在书肆的后院。
兰府二进院的西侧门外,开垦出来的三分菜地,已呈青翠之势。
兰安真着一身洗得白的棉布衣裙,正在浇刚栽好的茄子辣椒和豆角,丫鬟兰花和兰草正提着小木桶从山边的水洼里打水。
“小姐,你说胡小公子明日能中案么?”
兰草又开始唠叨了,小姐的私房银子本来就不多,还押了胡小公子一百两。
这一百两,小姐给二少爷抄书,还不知晓要抄多少本书才能赚到。
兰花用食指轻点兰草的额头道:“天天叨叨,都不知道叨叨多少天了!
不就是一百两么,我俩多打些络子,多绣几块帕子、香囊送去青衫阁,两年就赚回来了!”
小姐这不是为了支援胡公子么?万一没有人押胡公子,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主仆三人浇好菜进入院内,嬷嬷送给兰安真一块玉佩,温润剔透的玉佩上雕刻着“逸尘”
二字。
兰安真只瞧了一眼,俏脸爆红。
攥紧了玉佩进入闺房,她的心里比喝了蜜水还甜,大年初一遇上的胡公子,收了她的香囊,回赠了他的玉佩。
兰安真将玉佩和姻缘签文放在一起,收进了黛青色的香囊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