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o章 兰程山长二(1 / 2)

加入书签

三郎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兰安真姣好的容颜,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一闪一闪,把三郎的心闪得怦怦直跳,像在那夜空中绽放的烟花。

他心里美得冒泡泡,倒是不知如何回答兰程山长为好。

冯铭轩赶紧起身拱手道:“承蒙兰山长看得起,妻弟高兴得失态了,还请您海涵!”

三郎如梦初醒,从怔愣和惊喜中回过神来,饶是他读书聪明,在男女亲事上也是不知所措,傻愣愣的道:“山长,我我我……小子就是一农家小子,配不上兰小姐!”

冯铭轩扶额,这不开窍的小舅子,这不是在婉拒山长么?明明他脸上带着喜意!

兰程山长微笑捋须,自是明白少年郎的羞窘,他话锋一转道:“胡学子才十七岁,可想参加八月的乡试?”

三郎拱手道:“回山长的话,小子自知底蕴不足,不参加八月的乡试,打算进月见书院求学三年再参加乡试!”

兰程颔道:“胡学子知晓自己的不足,能沉淀自己,有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这些就是你的优点。

当然,老夫的女儿也不是菜地里的大白菜,随便一个人就能摘回家去。

老夫去信给云城县学的柳山长,打探过胡学子的为人,比如你作的<春雪映梅赋>,‘雪有香,梅无声’一句,甚妙。

然雪香无形,君以何喻之?”

冯铭轩瞥一眼小舅子,山长这是在当面考校学业,也是在探心。

他轻手轻脚的提起茶壶为几人的茶盏续茶。

三郎微一思索,朝兰程山长拱手垂道:“雪香在远,远即留白;梅声在寂,寂即无弦。

学生以无写有,借白染香,得其余味,亦如做人,留一分余地,三分真心。”

兰程山长眼底亮起,却不动声色,又道:“若他日春闱高中,京师繁华,余地与真心,君且能留住?”

三郎抬眸,声音不高,却清晰:“山长,余地种的是麦子和稻谷这些五谷杂粮,真心养的是人。

京师再繁华,学生也离不开五谷杂粮。”

兰程微笑捋须赞道:“好好好,吃饭最大!”

他从袖里摸出一只黛青色绣了一簇鲜红绽放的腊梅香囊,拿在手上摩挲道:“雪梅并蒂,亦是留白。

君且收着,愿它明日亦能染香。”

三郎红脸双手接过,放进怀里,再取下腰间佩戴的玉佩放在兰程山长面前道:“今日之志小子不敢忘,小子将妥善保管香囊,必不敢忘香囊上的一针一线。”

兰小姐亲手绣的香囊交与他,自是将心意托付给了他,这一生,他胡逸尘有佳人相伴,足矣!

兰程山长将玉佩拿起握在手心掩入袖中,哈哈笑着起身道:“冯二少,今日老朽冒昧前来打扰,告辞了。

胡学子,莫负韶华,早日来月见书院报到!”

“是!

山长!”

三郎再次拱手一礼。

张三爷也笑着起身拍了拍冯铭轩的肩膀道:“二少,哈哈,这辈分上,今日这一趟我可赚了一辈!”

冯铭轩微笑相送道:“无妨,待岳父正式请官媒上兰府求亲时,我再改不迟!”

三郎也跟在后面,把兰程山长和张三爷送出了半山亭。

兰程山长其人,两榜进士出身,满腹经纶却不迂腐。

每年四月春耕时,月见书院不拜孔子,先拜田。

他一身短褐,带头赤脚站在山坡下月见书院开垦的水田里,手把青秧教导学子:“脚不踩泥,写出来的‘稼穑’二字,永远只有墨香,没有土味。”

学子们都是出自商户或官家、世家,他们只需要读书,哪里懂得人间烟火?

赤足踩在泥里,学子们哀嚎一片。

兰程山长却一边插秧一边背诵《诗经》:“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