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美式自由(2 / 6)

加入书签

毁一切。

    这种自由的浪漫和残酷,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些被你们视为经典的西部电影,每一部都充满了对于极致个人主义的讴歌和赞颂,但它本质上是一条以人命铺成的血泪之路。

    但这是自由的代价。

    只要不是我付,那么它就永远值得。

    上面两句不是我的感触,而是摘自两部美国经典电影,我爱死了那两部电影,它们在每个层面都是丰碑。

    同样,我爱死了那些敢于讲真话的人,不管是好是坏。

    比如,著名记者约翰·奥沙利文。

    十分有幸,我在美国国家博物馆拜读了他那篇最能展现美式自由的原稿。

    那是奥沙利文在1845年刊登的文章,它融合了多种当时在美国流行的观念,提出一种全新的思路,真正将美式自由提炼并升华。

    奥沙利文用一句跨越时空的名言,煽动了一场光明与黑暗共存的思潮。

    原句是:“我们对俄勒冈的主权是‘天命昭昭’的。”

    Manifest Destiny。

    天命昭昭。

    图兰先生一定非常不喜欢本国历史,他批判我在《英雄》里的天命设定是“故弄玄虚”,但事实上,美国在建国早期极度笃信天命,并且融合了所有能够融合的一切思想。

    比如早期清教徒,以“五月花号”为首的那批移民自视为“山巅之民”,是上帝选定的新以色列人,要在新世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

    这种“上帝选民”的意识为扩张赋予了神圣色彩——扩张不仅是生存需要,更是履行上帝赋予的使命。

    另外一批盎格鲁-撒克逊移民则坚信民族优越论。

    当时以及现在的昂撒人一直认为他们的文明(新教、民主制、资本主义)是最高级的,有责任也有权利去取代“劣等的”文明。

    因此他们毫无心理负担地掠夺和驱逐原住民,并极力打击墨西哥天主教,残酷的扩张被包装成“扩展自由领地”的崇高行为。

    将土地从“专制”的墨西哥政府或“未开化”的印第安部落手中夺取,并将其纳入美利坚共和国的版图,是在为这些土地带去自由、法治和文明。

    这是自由第一次与对外扩张侵略联系起来,天才般的创举。

    并且,直到现在仍有大量的美国学者认为,这便是美式自由的正义核心。

    这次天命思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