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文质策问答卷 第一问》(2 / 5)

加入书签

p;他们磨砺针、砥砺石,声东击西,看似不经意间下针,病人还没反应过来,病就好了,霍然而起。

    又好比下棋,高手布局,看准对方的弱点,抓住机会就猛攻。

    而像弈秋这样的棋圣,更是能远距离落子,在看似无关紧要的地方布局,意在必争之外,却不知不觉间已经锁定了胜局。

    为什么呢?同样的技艺,但运用起来却有高下之分。

    下棋和医术尚且如此,何况是用兵打仗呢?

    所以,战胜敌人不难,难的是设计出奇谋;

    设计奇谋不难,难的是准确掌握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

    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正是通过洞察敌情来施展奇谋的秘诀。

    不了解敌人,就无法预判对方的行动;

    不了解自己,就无法评估自己的实力。

    了解敌我双方,百战百胜;了解敌人不了解自己,或了解自己不了解敌人,则一胜一负;两边都不了解,那失败就是早晚的事了。

    但敌我情况是那么容易探知的吗?

    所以,想让敌人前进,就假装败退来引诱他;

    想让我方士兵前进,就用重赏来坚定他们的决心。

    如果不仔细判断形势,奇谋用了一半,发现双方兵力差距太大,难以持久,那就危险了。

    或者用假投降来让敌人松懈,趁机进攻;

    或者在敌营中策反,瓦解他们的士气。

    如果不仔细判断形势,奇谋用了一半,敌人被我方牵着鼻子走,我方却没能出其不意地突袭;

    我方被敌军主力压迫,却没能用疑兵来迷惑对方。

    如果不仔细判断形势,这些奇谋都可能失败。

    战场上的情况真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如果不能洞察变化的轨迹,分析利害的缘由,在敌我之间仔细权衡,又怎么能看清虚实,掌握全部情况呢?

    想当年,韩信在潍水用沙袋堵住上游,引诱龙且追击,等龙且的军队渡河到一半时,掘开沙袋,大水冲垮敌军,龙且兵败身死,这就是“佯败诱敌”的典范。

    光武帝的军队被王郎追击到滹沱河边,王霸声称河面已经结了坚冰,稳定了军心,汉军因此得以渡河,这就是“设诡坚心”的典范。

    兵法说“敌军渡河渡到一半时攻击最有利”,又说“可以用利益引诱敌人,但不要告诉他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