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铁证”?(2 / 4)
地有声,带着血泪的控诉与急迫,更是直接点出了“朝中有人与吐蕃勾结”的惊天秘闻!
厅内瞬间一片死寂!
那魁梧将领猛地瞪大了眼睛,文弱参军手中的笔也顿住了。连阴影中的灰衣人,似乎也微微动了一下。
崔乾佑的脸色更是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死死盯着张仁愿,声音如同结了冰:“张校尉,此言…可有实证?污蔑朝中重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冯御史适时上前一步,肃容道:“崔将军,张校尉所言,与老夫手中所掌握的另一份证据,相互印证!此事千真万确,关乎国本!绝非虚言!还请将军以国事为重,速做决断!”
压力,瞬间来到了崔乾佑这一边。
是相信这突如其来的惊天秘闻,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护送他们?还是…为了自身的安稳,甚至可能涉及自身的某些隐秘,而选择将他们扣下,甚至…灭口?
厅内的气氛,陡然变得无比紧张,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硝烟。而李炫,则静静地站在那里,灵觉牢牢锁定着阴影中的灰衣人,以及崔乾佑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炭火盆里噼啪的爆裂声显得格外刺耳。崔乾佑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扶手,那缓慢而规律的节奏,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细长的眼睛在冯御史、张仁愿和李炫身上来回扫视,最终,那冰冷的目光定格在张仁愿苍白而坚定的脸上。
“张校尉,”崔乾佑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你口口声声说朝中有人与吐蕃勾结,关乎社稷安危。本将问你,你所言‘内贼’,究竟所指何人?又有何真凭实据?”
张仁愿深吸一口气,伤口因激动而隐隐作痛,但他挺直了脊梁,沉声道:“崔将军,末将身份低微,具体涉及哪位重臣,高节度使密信中或有提及,但末将并不完全知情。然则,怛罗斯之战前夕,我军动向、粮草囤积之所,西方大食人皆了如指掌!若非内部有人泄露军机,我安西数万精锐,何至于败得如此凄惨,近乎全军覆没?!此一路东归,吐蕃追杀之精准狠辣,仿佛总能预判我等行踪,若非内贼指引,岂能如此?!此便是铁证!”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崔乾佑:“至于更具体的证据…高节度使的密信,以及冯御史手中所掌握的另一样东西,便是直指其人的铁证!此等机密,岂能在此大庭广众之下宣之于口?末将斗胆,请将军屏退左右,或容我等密呈!”
张仁愿这番话,既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又留有余地,将最终揭秘的权力部分交给了冯御史和李炫,同时也是一种试探,看崔乾佑是否愿意接触核心机密。
崔乾佑眼神闪烁,他下首那魁梧将领忍不住哼了一声:“哼,说得天花乱坠,谁知是不是尔等兵败失地,编造借口,妄图脱罪?”
“你放屁!”陈旅帅勃然大怒,上前一步,指着那魁梧将领喝道,“张校尉与安西弟兄们血战到底,几近全军覆没,何等悲壮!岂容你在此污蔑?!若非真有冤情,何须如此舍生忘死东归报信?!”
眼看冲突将起,崔乾佑猛地一拍座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够了!”
他喝止了手下,然后深深地看着张仁愿和冯御史,脸上阴晴不定。他的目光又不经意地扫过一直沉默如深渊的李炫,尤其是李炫那平静无波,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让他心中那份忌惮更深。
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那一直隐藏在崔乾佑身后阴影中的灰衣人,忽然极轻微地动了一下。他依旧低着头,但一股极其隐晦、冰冷的精神波动,如同无形的蛛丝,悄无声息地向张仁愿蔓延而去。这波动带着强烈的暗示与迷惑之力,试图在张仁愿精神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