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铁证”?(1 / 4)

加入书签

主位之上,端坐着一人。

此人年约四旬,面容瘦削,肤色黝黑,下颌留着短须,一双眼睛细长,开阖之间精光闪烁,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和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他并未穿着全副甲胄,只是一身常见的明光铠胸甲罩在深色戎服之外,手边放着一顶凤翅盔。

他,便是这石堡城的守备将军——崔乾佑。

在崔乾佑下首,还坐着两名将领,一人身材魁梧,面色凶悍,另一人则显得较为文弱,像是参军书记一类的人物。

然而,李炫的目光只是在崔乾佑脸上停留一瞬,便落在了他身后阴影处,一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身影上。

那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色布袍,身形干瘦,低着头,看不清面容,仿佛只是守备的一个普通随从或幕僚。但李炫的灵觉却清晰地告诉他,那股一直被他锁定的、阴冷而诡异的能量波动,其源头,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灰衣人!

“来了。”崔乾佑抬起眼皮,目光如同冰冷的刀子,缓缓扫过进来的四人,最后定格在冯御史身上,声音带着一种沙哑的磁性,“这位想必就是冯立冯御史了?本将崔乾佑,忝为石堡城守备。御史大人一路辛苦。”

他的语气看似客气,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并无多少对朝廷钦差的真正敬意。

冯御史强自镇定,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道:“崔将军,本官奉旨西行,路遇变故,幸得李真人及众将士相助,方能抵达贵堡。今日城外之事,想必将军已然知晓。不知将军将我等软禁,收缴兵器,是何用意?莫非怀疑本官与这些血战余生的将士是吐蕃细作不成?”他毕竟是御史,关键时刻,拿出了朝廷命官的架势,直接质问。

崔乾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李炫,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与忌惮:“这位…便是今日在城外,大展神威,以一人之力击溃吐蕃数百骑兵,更挥手间破灭妖僧邪法的…李炫,李真人?”

厅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李炫身上。那魁梧将领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震惊与怀疑,文弱参军则是一脸好奇,而阴影中的那个灰衣人,虽然依旧低着头,但李炫能感觉到,一股极其隐晦的精神力,正试图悄无声息地探查自己。

李炫淡然迎上崔乾佑的目光,平静地道:“崔将军过誉。李某不过略通一些强身健体、驱邪避秽的微末伎俩,适逢其会,不忍见同袍罹难,故而出手。谈不上神威。”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在场除冯御史外的所有人都心中剧震!城外那如同魔神降世般的场景,无数守军亲眼目睹,岂是“微末伎俩”能形容的?此人要么是谦虚到了极致,要么就是…深不可测!

崔乾佑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干笑两声:“呵呵,真人过谦了。”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非是本将有意刁难。只是如今局势诡谲,吐蕃细作无孔不入。尔等突然出现,身份虽明,但来历与目的,仍需核查。尤其是…张校尉。”

他的目光转向虚弱但依旧努力站直的张仁愿:“张校尉,你自称来自安西,身负重要军情。不知是何军情?又如何会流落至此,被吐蕃大军围困于城下?”

张仁愿深吸一口气,强忍着伤痛,抱拳道:“回禀崔将军!末将确乃安西斥候营校尉张仁愿!怛罗斯之战后,高节度使察觉军中有异,吐蕃动向诡秘,似与朝中…某些人有所勾连!特命末将率领精锐斥候,携带密信,绕道羌塘,潜行东归,欲将此事直禀圣听!不料行踪泄露,遭吐蕃精锐一路追杀,弟兄们…弟兄们几乎全部战死!今日若非李真人相救,末将亦已殉国!此等关乎安西存亡、社稷安危之重大军情,岂容有疑?!还请崔将军速派兵马,护送我等前往鄯州,乃至长安!”

他这番话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