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先生大义(2 / 2)
明义能在短时间纠结了这么多人,恐怕并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他回到桌前,顿了下,从囊袋里取出一只瓷瓶:“我可让花娘过来帮你。”
“不用,我自己可以。”
她接过药瓶,囫囵吃完了粥,便准备处理伤口,裴鹤铭见状,自发走到门外将房门掩好。
她在屋内隔着薄薄的门板,隐约看到青年高瘦的身形,瓷瓶的药与萧陌调制的有些不同,味道更浓郁,涂抹在裂开的血痂上很是清凉。
涂上药又换了件衣裳,她坐在凳子上,想起停放在舱房里的徐大海。
今夜他会随着这些受苦难的妇孺们一起回到扬州,方才听小徒弟说了,徐大海在扬州还有妻子,但妻子身体不好,三年来,没有他的音信,也不知过的怎样。
她起身拉开房门,青年转过来望着她。
“大人,我想去看看徐匠。”
……
舱房里昏暗,只摆置了一张简易的竹榻,榻上躺着徐大海,小徒弟约摸是哭累了,趴在边上睡了过去。
裴鹤铭和宋清进得舱房,脚步声惊醒了元宝,元宝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比宋清大几个月,眼前停放着照顾自己的师父,想起三来年的点点滴滴,心里便觉得难受至极。
他爬起来,拘谨的站在边上。
“让你师父安歇,”裴鹤铭低声叮嘱他。
元宝嗯了下,说:“我师父说,我们很快就要回家了,可是也不知道家还在不在。”
宋清于心不忍,涩然安慰他:“先生大义,就算生命消逝了,只要还有人记得,一切就还有希望。”
她走上前,双手交叠,朝着盖着白布单的徐大海深深作揖,口中轻道了声“多谢”。
这场硝烟战火中,徐大海死了,却因及时通知了汪闳,免于更多伤亡。
临走时,宋清看着元宝,轻声道:“你要留在这里?”
少年点点头,将白布单掖好,似乎生怕冻着师父:“我和妹妹很小就没了父母,师父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也把师父当成父亲,作为人子,也该陪他走完最后一段路。”
裴鹤铭不说话,转而唤梁江去准备一床被褥送来。
船上没有好酒,他又叮嘱梁江到了扬州去打几壶送到竹西路,若徐大海亲人活在世上,便好生安顿,若寻不到,便将徐大海安葬。
还有元宝的妹妹,找到后请萧陌帮着医治眼睛。
话毕,裴鹤铭便准备去找汪闳,转身之际犹不放心的回头看着她,她依旧低声同元宝说话,眉眼柔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