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寻旧居(游厢记)(2 / 2)
数场恶战后更皆是断壁残垣,经过百年的筹建才有了如今的祥和。
从景盛时期到景和三十一年,整个扬州日新月异,四大城区各谋其职。
衙署设立在西北,东南则是一些学堂及军务要地,城区东北密集了许多商贩。
崔子越便住在城东。
不同于城北的“高墙深池,富庶煊赫,歌舞升平”。
东城却是另一番“民多拥挤嘈杂”的景象。
宋清搭了条乌篷船,几个侍卫船首船尾站着,摇橹的船家是个能手,穿桥过巷,顺水而行。
清风凉雨拂过船帘,偶能听到丝竹管弦或是女子清妙的歌声,不失为绝佳的欣赏时机。
可偏偏她无心赏景。
船家说话也是个自来熟,扬声问道:“公子不是本地人呀,是来游玩的?”
她含笑应了声“是”。
那船家继续絮叨,将扬州城内各处好吃的好玩的尽数介绍个遍,最后道:“公子来一趟不易,此处堪比人间天堂的便是秦楼,只可惜公子要是早一年来便能赶上见着苑里那个绝色的瘦马了。”
瘦马一说,与西北的婆娘有的一比。
便是搜罗了许多长相俊秀的小姑娘,培以琴棋书画甚而是庖厨刺绣,待至成年后专门服侍一些贵族巨贾,或纳入府上做妾,或买了当做消遣。
且这些瘦马色艺俱佳,长袖善舞,擅拿捏人心,有些在嫁给东家后与主母相处融洽。
宋清不免好奇,笑问:“为何这样说,我便是现下去,见不着了吗?”
船尾的护卫听后差点被口水呛到,不免咳嗽一声,不自在的看着水面,鱼鸭相戏。
那等地方,岂是女子能去的地方?
“秦淮河畔最大的海棠苑的头牌红绡姑娘,那生就的云团捏,水做的,多少人为她一掷千金,可惜了了,”船家说到这儿,抬手捋了把花白胡子,叹口气道:“去年红绡姑娘被此处大官霸占,死的那叫一个凄惨……”
后头的话,他忽的顿住,继续摇橹:“看不到也好,省得成了一桩心思,念念不忘。”
船家手中橹子一晃,碧波**漾,他又道:“不过在红绡之前还有个红透扬州的姑娘,那叫一个惊为天人,比之她,红绡就逊色许多,这样一个绝色佳人后来也不知去向了。”
宋清有心想多问几句,却见船家船橹一摆,扬声道:“几位公子,到了。”
她从乌篷船往外看,见两岸烟雨蒙蒙中杨柳依依,行人虽不多,却商铺林立大开,几乎每间铺子前都会停着乌篷船。
运河的水穿城而过,许多商铺便像是建在水上一般。
付了钱,上岸后在街市上找人问了一问,便沿着那人说的方向走,阡陌一般的巷子多不胜数,走错了几处方找对地方。
深巷尽头一扇木门上贴着斑驳的春联,角隅里长出杂草,显然是许久都未曾住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