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小小螺栓难坏专家(1 / 2)

加入书签

马常胜“爆炸螺栓。”

他要问的肯定不止爆炸螺栓,但是因为都是保密信息,所以不能说太多。

程时有些无奈任何事情果然都是双刃剑。

他虽然打击了段守正,但是也要冒被段守正出卖的风险。

回头交代了其他人几句,就对马常胜一抬手“去楼上谈。”

马常胜坐下后,说“周安宇前几天天天问我什么时候能做出跟漂亮国一样的弹射座椅。

还说段守正懂得的都比他多,天天刺激他。

我猜段守正多半是从你这里听说的。”

程时轻叹“就是在飞机上跟他讲了几句而已。

结果他转头就去别人那里显摆。”

马常胜“你别管他显摆不显摆吧,既然说了就要做出来。”

程时“你们现在图纸呢,给我看看。

告诉我你们卡在哪里。”

他既然问起来,肯定就不止是卡在了爆炸螺栓这么小的东西上。

马常胜轻叹“还是你了解我们的实力。

我们现在使用机械调压器无法实时匹配气动载荷变化,导致座椅俯仰角波动太大,对头颈的伤害很大。

而且飞行员在过载的时候容易出现黑视。”

他没说到底是几g过载。

因为一旦说出来,内行人就能算出加度,暴露了他们正在研制战斗机的技术指标。

程时也没有追问,只指着图纸说“这是因为传统机械调压器依赖配重阀响应,比音气流作用下压力变化周期要延迟,形成动态响应时间差。

你看,你们的座椅稳定伞采用单连接带设计,在高气流中易出现伞衣不对称充气,加剧姿态失控。

这个是可以改进的。

飞行员在过载的时候容易出现黑视,还是抗荷服充气不及时,依旧是响应太慢了。”

马常胜“对,我们没有电子式抗荷服控制技术,仍沿用之前大鹅的机械时序控制器,无法根据高度、度、姿态三参数动态调整开伞逻辑。

有些事情不好说的太白。

在低空倒飞弹射时,是有过教训的。”

如果机械控制器无法识别姿态异常,导致主伞提前打开,伞衣易与机体碰撞,飞行员不死也会重伤。

程时不由自主皱了一下眉头。

其实问题还是那些老问题。

现在国产微处理器运算度仅1h,无法满足实时控制需求。

军用级集成电路依赖进口,供货稳定性差,而且还有保密和安全问题。

马常胜说“钛合金冶炼还是有缺陷。

用于座椅骨架的t11钛合金存在氧、碳偏析,退火后纵表面出现微裂纹,抗拉强度波动大。”

程时“这个可以跟之前我指导过钛合金冶炼的厂子联系一下。

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进展。

如果还是不行,让他们给我打电话。”

马常胜“好的。

这个我去问。”

程时“其实相比各个技术的改进,有一个事情要先做。”

马常胜“你说。”

程时“我觉得,最先要做的是完善测试验证体系。

只有测试验证体系完善了,才能在上天测试的时候保证最大可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马常胜“音条件下的气动载荷我们暂时做不到。

我们现在只能依赖普通铁路支线模拟高弹射,最高时只能做到200公里。

再快就会出轨,翻车。”

程时“这个实验铁轨我可以想办法。

连续焊接钢轨和激光准直技术,这是我的专业范围了。”

马常胜:“如果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只能做到二维流体力学模型的准确。

而三维复杂流场,比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