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要不卖十四万美金一张光盘?(3 / 9)

加入书签

就目前而言,光盘存储器终于是彻底被研发出来了。

当初投资的资金,很快就能够收回来了。

整个实验室顿时响彻了欢呼声,大家都十分高兴。

两个小时之后,李瑞、刘德本、韩绝他们这些校领导也来到了实验室,亲眼目睹了光盘存储器这款产品的神奇之处。

一张一次性写入光盘能够存储650b的容量,对现如今的卡带存储器、硬盘存储器来说,直接吊打。

ib公司在一九六二年的时候,发布了第一个可移动硬盘驱动器1311,它是由六个14英寸的盘片组成,可存储2.6b的数据。

到了一九七三年,ib公司又推出了使用密封组件、润滑主轴和小质量磁头组成的温彻斯特硬盘3340,能够存储60b的的存储容量。

在今年,ib推出了第一块gb级别存储容量的存储硬盘ib3380,这款硬盘驱动器是通过多个硬盘堆迭在一起的设计,使其能够实现1gb存储容量。

并且ib3380是通过专用的并行通道接口连接到主机系统,传输速度也来到了3b/s。

可是一块ib3380硬盘最基础款的售价,高达四万美金,根据不同型号和功能,其售价更是在四万和十四万美金之间。

因为一台ib3380硬盘的大小相当于一个冰箱,重量是两百五十公斤。

不过,除了ib3380之外,美国加州的希捷硬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却同样是在今年推出了一款st506的硬盘产品,尺寸为5.25英寸,容量为5b,但售价仅仅为1500美金。

价格十分低廉,对消费者来说,诱惑力当然很足。

而现在哈工大光盘存储器项目研发出来的一次性读写光盘存储器,其容量为650b,但目前按照实验室成本来生产的话,每一块光盘成本价格是89人民币。

当然这个成本并没有计算诸如人力设备等其他成本,仅仅只是参考材料等成本罢了。

饶是如此,89元人民币的成本价格,也是非常惊人的低廉。

并且在工厂投产之后,成本肯定还能够继续下降。

“真是太好了,太令人高兴了.”

李瑞等人听完之后,一个个都手舞足蹈了起来。

因为国外同等产品根本没有这样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几乎可以预见,这款光盘存储器一旦发售,那么势必会被老外们疯抢。

隔天,会议室上,王多鱼提议道:

“书记,校长,接下来我们需要兵分三路,第一是马上整理厂房,安装调试生产设备”

“优先生产中文字符集标准编码的光盘,我们哈工大本身就需要很多这样的光盘,仅仅只是图书馆那边就需要超过五百个光盘”

图书馆这边有一个论文查重系统,并且也还有图书馆管理系统。

所以对光盘的需求量非常大。

这部分成本是不可能节省的。

而光盘的读取速度是不如ib3380这款产品,哈工大也不可能那么多钱去购买ib公司的ib3380硬盘,因为太贵了。

既然如此,王多鱼只能够想办法提高光盘的读写速度,从软硬件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技术可以后续再说,反正项目组人员都在,王多鱼也会记录下来,有时间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厂房问题倒是很简单,因为之前王多鱼的建议,在入冬之前,哈工大校园内外就建设了不少厂房。

仅仅只是雕牌公司投资建设的五期厂房,现在还有不少空厂房呢。

所以光盘存储器的生产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