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要不卖十四万美金一张光盘?(2 / 9)

加入书签

团队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次性写入光盘.”

光盘存储器项目是在今年三月下旬立项,并且由牛瑞山来领导开发。

三月份那个时间段,王多鱼的工作十分繁忙,所以他并没有怎么指导过牛瑞山。

直到王多鱼六月中上旬从漠河那边狩猎回来之后,在前往美国作报告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才全天候地跟进过这个项目。

其实这个光盘存储器项目的技术,并不怎么复杂。

要知道,光盘由多层材料精心制成,主要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

作为核心层的内层,主要是采用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之后,拥有类似玻璃的光滑表面,便于激光的反射于聚焦。

而研发这些高分子材料,就需要很多技术人才。

哈工大作为一所工业大学,其人才储备方面或许不如北大,但在理工科方面,绝对是国内高校第一梯队的存在。

当然,如果哈军工还存在的话,那么哈工大或许就会差一点点。

因为在哈军工还在的时候,哈工大就是后娘养的,而且当时七机部也十分弱势,没办法啊,七机部是七开头,天生就比其他工业机械部门要矮几头。

连哈工大的老大,七机部都差了一大截,哈工大本身差,比不上哈军工,也很正常。

不提这些旧事,现在哈工大拥有很多方面的理工科人才,所以在光盘存储器研发技术上面,自然是高歌猛进。

攻克完作为核心的内层材料和工艺技术之后,牛瑞山他们整个技术团队又开始对中层和外层下手。

中层就是包层,通常由铝或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厚度较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内层,并且具备光滑的发射面。

从技术工艺来看,中层就简单多了。

外层是作为保护套,采用的是塑料材料,用途就是保护光盘的整体结构和仿制刮伤。

也因此,光盘的整体技术结构和材料等都彻底敲定之后,牛瑞山他们整支团队日夜奋斗,终于是在十一月初这个时间点,率先拿出了一款实验室版本的一次性写入光盘。

等牛瑞山介绍完所有技术之后,王多鱼便立马表示:马上进行测试!

整个实验室内,众人都十分紧张和认真,眼睛里写满了期待。

牛瑞山他们这支团队总共准备了十张用于测试的光盘,能否顺利完成,那就等待测试结果了。

众所周知,光盘上存储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呈现,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需要将其转换为特定的字符集和编码方式。

王多鱼在开发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两种编码方式。

一是中文字符集标准,这玩意儿的好处就一点:编码简洁且兼容性好。

二是unide编码标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字符编码标准,几乎能够覆盖全球所有字符,优点是出色的兼容性,缺点自然是压缩率相对较低。

为什么会提供两种编码方式呢

因为第一种是给国内自己人用的,第二种则是出口国外赚外汇用的产品。

而且从这个编码方式也能够让这款产品走出国门的时候,定价直接突破天际,赚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利润,那么国内的这些盗版商也甭想倒买倒卖赚差价。

这项技术必须从源头上给狠狠控制住。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太好了”

伴随着最后的测试完成,经过刻录的光盘,其内的文件完全可以顺利在另一台计算机上面进行读写,操作测试的研究人员顿时惊呼了起来。

一旁站着的王多鱼、牛瑞山他们也都跟着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