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舆论之战(2 / 3)

加入书签

500米左右,距离太长,氧气不足,根本燃烧不起来。

大将军没有放弃,相反的,他派出了那些矿区来的士兵挖出更长的隧道直通雁门关内的军营。并向何景言说明了情况,要来了炸药。

派下人取来了棉花、硝石、硫磺等东西,她回到王庭将自己锁在屋内三天三夜足不出户。将棉花浸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沥干酸液,就是她手中的胜利女神——硝化棉。

第三天黎明,她打开房门,将约莫十斤的炸药交到他手上。

这就是硝化棉与黑火药的不同。

这个时期的人已经有了黑火药,但那仅仅是没有加以提纯的硝酸钾,是不可能获得巨大的爆炸力的。但是硝化棉就不同了,体积小,爆炸力却很巨大。这小小十斤硝化棉,足以摧毁刘询引以为豪的雁门关。

夜黑深静,当汉军还在睡梦之中时,身下忽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雁门关固若金汤的防点被取而代之以50米长,18米宽,9米深的突破口。牵连累计,近70米长的城墙要么被炸碎,要么陷入了深坑。

满天弥漫的火光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与此同时,城外鼓点雷动,何景言特地安排的近五十人高唱匈奴战歌,其声音几乎压过了声嘶力竭的喊杀声。正在冲锋陷阵的匈奴士兵斗志大增,人人奋勇当先,而在战士们之前已经得到了“家园被毁”的消息,更是义愤填膺,势要血债血偿。

雁门关大捷后,何景言并未有任何的放松懈怠。相反,她手下的舆论战小组眉头不停的在百姓面前装作“不经意的”提到被俘匈奴将士被汉军虐待至死的惨状,利用大众传播煽动反汉情绪。

另一部分人则潜入大汉内部,对战区百姓和军营基层官兵实行精神打击,四处散布危言,动摇人心。

而匈奴军营亦是严阵以待,所有关于对汉作战的部署消息都被紧紧封锁在内部。坚决遏制可能对汉有利的消息散播出去。

士兵们心里都牢记一句话:你所说的话是否会帮助敌人?

不得不说的这场舆论战打的有声有色,后方被鼓动的热血沸腾的青壮年都纷纷加入军营,前方敌军和百姓在流言中惊慌失措夺路而逃,以至于雁门关往下几个郡县都空无一人,拱手相让。

匈奴越战越勇,整个大汉民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朝堂上,皇帝将手中的周折用力摔在桌案上,低沉的语音里时掩不住的怒气:“好个李将军,朕的七万大军居然挡不住匈奴三万!还让人把先祖修筑的长城给毁了!”

下方的兵部尚书出列:“皇上息怒。此番匈奴作战真可谓谋略深远。城关一破,李将军率部下拼死一搏。奈何匈奴佯做出太多假象,对我军进行迷茫、**、震慑、离间。”他叹出一口气:“李将军正是栽在情报太多上面。缺少敌军情报固然是兵家大忌,但是过多的星系会造成各种作战迹象症候。。。。。。正是这样李将军才判断失误啊!”

户部大员也拱手道:“是我军小看了匈奴的谋略。”

“近来市井开始有人故意散播谣言,说是战争内耗巨大,大汉粮草供应不足的局势日益加重,粮食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定局。所以很多奸商就起了囤积粮食的念头。之后,有人又进行了更为广泛更大强度的粮食涨价的宣传,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商人传送如何囤积和藏匿粮食的方法及手段。”

“结果蔓延成了横扫全国的囤积粮食的狂潮。眼下我军粮草供应极度不足。。。。。。”

上面年轻的帝王冷笑一声,到底当初是妇人之仁,放虎归山!

真不愧是霍成君,对于扰乱人心很在行啊!

看着下方默不作声的萧望之,他突然很想看看这对义兄妹当面对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