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舆论之战(1 / 3)

加入书签

男尊女卑的时代里,要想出一个女将军什么的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她不擅长于战场杀敌行军布阵,不过,她有着一般人难以匹敌的缜密心思。

就凭这个优势,她完全有把握打好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舆论战。

一路看过二战,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她当然知道很多技巧奥妙。

战争要取得胜利,出来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精良,补给充盈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舆论动员。

首先着手的便是潜在威吓。

雁门关的对峙依旧形势严峻,而匈奴这边忽然开始公开对外进行兵器交易。

制作精良,价格公道,这让长期处于大汉制铁技术封锁之下的各附属国暗中心动不已。即使是在匈奴大汉交火的**时期,各大小国家都暗中与其交易,将一车车粮食换成兵器运回本国。

连“后院”翻脸的呼韩邪单于都派人送来一千头牛羊,换走了垂涎已久的弯刀和铁甲。

甚至大汉皇帝都收到了何景言精心制作的挑花小帖,邀请他来进行“商贸交易”。还是要信守承诺的嘛,既然当时约定好了她不会为薄胥堂提供武器支持,那么现在她做生意,有人买她就卖,匈奴不存在武器优势了她应该就不算违约吧?

且不说那封帖子是不是被暴怒的刘询撕成了碎片,反正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给女儿和弟弟带去麻烦就好。

这单生意真是做得!

其一,交换所得的粮食牲畜数目庞大,作为战争军饷绝对是足够了;

其二,数量繁多的各式改良兵器外流,无疑会给大汉增加不小的麻烦,手里有了家伙,没准哪天就反抗了呢;

其三,这买卖本身就是个无形的威慑,屠耆单于既然敢卖兵器,那么谁敢轻举妄动?所以,在对汉期间,应该不会有后院起火的状况。

粮草已足,就要关注“师出有名”了。

为了赢得后方百姓的支持,同时混淆大汉舆论,给匈奴的侵犯战争穿上“合情合理”的外衣,何景言精心导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完美戏码。成功的煽动起匈奴百姓的战争复仇愿望,视实现了预期目标。

静谧的冬日清晨,牧民还在睡梦中。

白雾有些大,舆论战小队里十余个匈奴人穿着汉朝士兵的战衣,骑着平原特有的小脚马潜进牧民家中,将几个事先迷倒的汉朝战俘面上抹满鲜血,放在了牧民帐外乱刀砍死,充当被杀死的匈奴牧民。然后大张旗鼓的对二十余户牧民家进行了烧夺抢略,同时,七八个汉族女子已经被换上了胡服,装作匈奴女子的摸样,适时的被扔在扫荡地点,然后几个假扮的汉朝士兵蜂拥而上,对其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

在牧民还惊魂未定的时候,右贤王等重量级人物“及时”的赶到现场安抚牧民,接着开始现身说法大势宣传。在场的百姓听得热血沸腾,却没有发现那些死者的尸体被悄无声息的处理掉了。

另一边,大将军的攻城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如果我们能够能够在城墙下挖出一个地道的话,就可以摧毁那碍眼的城墙了,一个新兵营的小兵说。

这是刚刚从矿区招募而来的新兵,清一色的矿工成员。在霍准的培训下,每一个都可以说是采矿专家。

路过的大将军都隆奇在巡查时无意听到了小兵说的话,便仔细的询问了他相关事宜。

在对手的工事下挖出地道是个很传统的方法。一般先挖出通道通向敌人的围墙,在挖掘是用木料作支撑,在地道完成后,会纵火烧毁这些木材,于是地道坍塌。

但是大汉显然也对这方面做好了准备,城墙基部修筑的很宽大扁平,那么这个地道就要挖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