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肥皂香皂(3 / 3)
仅晶莹剔透颜色好看,它散发的芳香深得女人们的喜欢。有钱人家的女人们对香皂爱不释手,甚至一些人家的妾室把拥有多少块香皂当成受宠的资本来炫耀。
当然,香皂的价格也要比肥皂高上一倍不止。因此赵掌柜的一见到邢云衢,那“吉祥话”说上一两个时辰都不带重样的。弄得邢云衢哭笑不得。
赵掌柜是个精明的商人,在本地卖肥皂香皂的同时,也派人去往京师和江浙一带。并且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和风险。他也找过邢云衢商量,看能不能在京师和江浙建几个工坊,这样成本降了可利润上升了不少。但是邢云衢给他否了,因为这违反了双方的协议。
开玩笑,京师和江浙不受杨林管辖,那个达官贵人要是盯上了香皂和肥皂,强行索要配方怎么办?所以就在叆阳生产,然后拿去他们那地方卖。成本高了那就涨价。以那帮官宦和有钱人的实力,香皂和肥皂再贵也能买得起。
果然,香皂和肥皂在京师和江浙一带卖的非常好,最高竟卖到了四两到五两银子一块。没办法,生产地在关外的叆阳,光是运输就是一大笔钱。还有打点沿途各官府衙门的费用、以及给实权官员的分成。所以不贵不成啊。
杨林仅是肥皂香皂这一块收入,月均就达到了将近一万两白银。这让他得以能完成很多计划中的事情。为此他不得不组建专门的经商团队,赶赴京师、江浙一带常年驻在。
而且日后肥皂、香皂等商品也逐步流入朝鲜、琉球、倭国,甚至东南亚和西欧等地,收益也是极为丰厚。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如今杨林以及冠之龄被擢升为参将,任谁都知道他是大明当今最年轻的参将,正三品武官,既管兵又管民相当有实权。可谓前途一片大好。但他没忘本也没飘,定期给熊廷弼和在广宁的兵备道御史监军张铨写信。叙述自己的任职情况。因为这两人一位是大力栽培提携他的上官;一位是没少在辽东官场中替他说话的父亲至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