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衡之术(3 / 3)
p; 杨林有魂穿后世的经历,当然不是象邢云衢提到的那样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他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话是极有道理的。为了改变历史走向,他更愿意当个听宣不听调实力强劲的军阀。等到关内局势糜烂、天下倾覆的时候挥军入关,匡扶汉家江山不让满清窥得神器,这才是他的长远目的。
而如今万历皇帝的这种安排也正契合他的想法。而且这种安排在辽东可以形成多方鼎立的局势,又可以把局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外溢祸及关内。
邢云衢见杨林没说话,道:“大人,就如我方才所言。忠君爱国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为了美名而身死才算是忠君爱国。我们在辽东强大,皇室的安危才有保障。否则今上把你直接调进京里任职不就完事儿了嘛,又何必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这样安排?”
杨林闻言长叹一口气道:“井石兄,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很纳闷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如果按照圣人教诲,你说这些话可是不忠不孝、离经叛道之徒!”
邢云衢晒然一笑道:“学生在没来叆阳之前,绝对是按照经史典籍和圣人教诲来做人、来行事、来忠君的。但是来叆阳在与大人您及军中众将士相处之后,又历经两次建虏围城。学生时常想,大明为何会被这小小的塞外蛮族如此欺侮?后来才想通,书上东西的可以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治国。但是要想实现胸中抱负,没有权力和武力支撑都不如贩夫走卒的一个屁来得响亮!”
“学生原先的理想也不过是与他人一样。想着这辈子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谋得一官半职牧守一方,为百姓撑起一片天空。争取做一个能在族谱和县志上留有一丝美名的清官。可是学生离开家乡后,沿途所见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百姓比比皆是。细问之下皆是各州县失地的贫民。他们头上无一缕艳阳、脚下无一寸热土,成群结队居无定所。即便这样,地方官府、皂衣胥吏对他们依然盘剥不断。哭声哀嚎,声动天际;饿殍绝路,随处可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