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去劫粮(2 / 5)

加入书签

清兵的身上,特别是那些对满清心怀不满的投诚兵身上。

心思灵活的他们,怎么可能不给自己多准备一条路呢。在大明还有希望的情况下,又有谁是心甘情愿的要给别人当奴才,做二等公民呢。

于是,悄悄把他们总兵的行踪透露一下,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

李如碧的侄儿在刘之复亲信的引见下,来到孙李联军的营中,看见大喜过望的孙永金,心中一阵窃喜,暗暗想到,果然如叔父所料,这个大明朝冉冉上升的新星终究还是太年轻了,藏不住心思,做事冲动,面对**缺乏镇定。

如今,他真正担心的是跟孙永金在一起的晋王李定国,这可是个打老了仗的名将,当年手握重兵的孔有德就折在他的手上,还有满洲的一名亲王——尼堪,也是在他身上身首异处,何况此人向来善于伏击,也不知能不能引诱他们上当。

不过,为了将来的富贵,为了他们李家以后的地位,他不能不出来搏上一搏。此刻,吴三桂正面临进入云南以来最大的窘境,只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将来富贵,自然少不了他们的。

于是,他定了定神,对着孙永金和李定国抱拳说道,“罪臣参见晋王殿下、孙殿下,叔父自从不得已投降清兵之后,日日思念重归大明,如今看见两位殿下兴兵西南,心中欢喜之情难以言表。不过,清兵集结与昆明一带的兵力众多,就算两位殿下与昆明城齐心合力,恐怕也没法轻易的战而胜之。因此,叔父日思夜想,才想出了一个妙计。”

孙永金和李定国相视而笑,对着李如碧的侄儿说道,“有什么妙计,说出来听听。”

李如碧的侄儿一听他们的话,便知有门,忙不迭的说道,“俗话说,计毒莫过于劫粮,贵州通往昆明道路艰难,粮食转运不易。如今,清兵只所以能够坚持至今,完全是依靠收刮云南百姓的口粮而维持,并且将粮草尽数集结于大营后路。如果两位殿下能够烧毁清兵粮草,那么吴三桂近十万大军将不战而败。”

李定国笑道,“计是好计,但是你怎么知道守粮之人会毫无防范呢,再说了,吴三桂这个狗贼一向老奸计滑,说不得,这个粮草重地就是吸引我们的陷阱,等到我们一过去,就落入他们的伏击呢。”

李如碧的侄儿一听,觉得晋王李定国果然不简单,于是又是说道,“晋王殿下果然英明,吴三桂那个老贼确实是这么想的,那个粮草重地也确实是吸引两位殿下过去的陷阱。不过,吴三桂那个狗贼也是知道,若是连粮食都是假的,肯定骗不了两位殿下,所以虽然是个陷阱,但粮食却都是真的。既然我们知道清兵在那里伏击,为何不将计就计,以炮火轰击他们的伏击之地,然后乘乱杀进他们的粮草重地,把清兵的粮草一焚而尽。”

听到这里,孙永金做出心动的模样,说道,“你的意思是,你们知道这伏击之地在何处。”

看见孙永金的神情,李如碧的侄儿一阵大喜,果然还是年轻人更加按捺不住,听到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无论有多少风险都会试一试。

于是,他忙不迭的说道,“孙殿下,在下的叔父深得吴三桂那个狗贼的信任,再加上他们连遭大败,纵然心知我们这些投诚兵并非完全的心服口服,也不得不用,所以,在下的叔父也是伏击中的一员,到时候,只要把伏击之地稍稍的向两位殿下一通报,同时,叔父的兵马再临阵倒戈一击,定要清兵死无丧生之地。”

就在此时,李定国说道,“若是你们没有背叛满清,反而给我们下了一个陷阱,既不是要让我们有去无回。”

听到李定国的话,李如碧的侄儿顿时一惊,因为他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他们就是要让孙永金和李定国有去无回,将他们各个击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