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去劫粮(1 / 5)

加入书签

李如碧是个很讲效率的人,在吴三桂的大帐之中,悄悄的密议一番,便将一封信递到刘之复的使者手上,一边拍着他的手,一边语重心长的说道,“此信关乎我大明江山的气运,你纵然是拼了性命,也要护得他的安全,切记、切记。”

听着他的话,那名刘之复的使者,一边暗暗的骂道,一边郑重的回到,“公安伯请放心,我就算是不要这条性命,也绝对不会让这封信有丝毫的闪失,若是碰上清兵哨探,纵然不能力敌,也定会销毁了这封信去。”

听到他的话,李如碧像是放下心来,然后把自己的侄儿叫到跟前,说道,“这是我的侄儿,你想必已经认识,我就不再多做介绍了,这一路过去,清兵定然重重阻拦,若是没个人遮护,难免会有所闪失,而且有些话,不能随意写在信中,也只能是让我的侄儿传达才好。”

对于李如碧的苦处,刘之复的使者表示很是理解,上面的话,表面上是说让他的侄儿照顾他们,更重要的是保护他侄儿的平安,于是一口应承下来,说道“公安伯请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李兄有任何差池。”

对于刘之复使者的承诺,李如碧表示大感放心,于是派遣他的侄儿,朝着楚雄府的方向,飞驰而去。

一路过来,看见几波清兵哨探,不过都被李如碧的侄儿骗过,然后一路闯进孙永金的军中。

看着李如碧以及他侄儿的表现,刘之复的使者心中暗笑,如果不是早就知道李如碧的虚伪,只怕真让他们给骗了过去。

他是刘之复的亲信,对于刘之复的命令向来是言听计从,何况,对于刘之复再度投明军一事,也是他喜闻乐见的,于是请命充当使者,期望能够说动一些投诚兵的将领,在双方交战的时刻,倒戈一击,所以,当他听到李如碧耍花招的时候,除了恶心,再也没有其他了。

同时,对于孙永金所拥有的实力,也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他浑然没有想到,李如碧做得如此隐秘,也会轻易的查探清楚,这说明他的间谍已经遍布清军营中,说不得就连刘之复的军中也拥有着他的人。

想到这里,他便感到不寒而栗,幸好归顺了明军,不然的话,说不定什么时侯,被人割了脑袋都不知道,于是对孙永金的军事力量感到更加的敬畏。

其实,孙永金可以做到这一点,是很简单的。

在明军连番大胜的情况下,不仅仅是杨威、李如碧这些大将在悄悄的动着心思,一些低级的小军官也不是没有想法。

孙永金在腾越崛起之后,就招募了大量打散的明军,现在随着祁三升、高文贵、吴三省等人的加入,这些跟投诚兵有着各种关系的明军就更多了,双方曾经站在战壕里,长年的同清兵进行对峙,建立起了深厚友谊,不是说散,就能散的,何况,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是出生于云南、贵州两地,就算一起作战的情分可以撇去不讲,那么同乡之情也是能轻易抛撒的吗?

所以,孙永金的部下不仅仅在拉拢着像李如碧、杨威这样的总兵一级人物,同样也与各个把总、小兵有着交情。如今,投诚兵对清兵怨气深重,套交情的就进行得更加容易了。

再说了,晋王李定国和孙永金挥师东进,越过了楚雄府,朝着昆明直插而去,已经开始极大的威胁到了清兵的侧翼,彷如一柄铁锤,随时都会砸到吴三桂和卓罗的身上,把他们击打得粉碎。

如此的情景,虽然不是孙永金刻意为之,他不过是需要孙新和孙七的大部队增加声望来提升人口上限而已。不过,事情的发展完全超乎了他的料到,更没想到孙七和孙新会如此的给力,让他又多出了上万的精锐士卒。如今,跟李定国的主力军队汇成一团,气势汹汹的杀过来,仿若一座大山压了过来。

这种压力轻易的传递到每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