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穷人的处境真得太难了(1 / 3)
凌晨三点的废品站总飘着铁锈味,有人蹲在秤旁数零钱,几张皱巴巴的纸币被风卷到泥里。
刚被收废品的扣了二十块,理由是“纸箱潮了”
,可明明是对方自己往里面泼了半瓢水。
争执时围上来三个男人,都说是收废品的老乡,指着蹲在地上的人数落“讹钱”
,最后连那几张脏纸币也被抢走了。
报警后,警察看着监控里模糊的画面,说“都是小事,调解一下”
,收废品的递了根烟,笑着说“误会误会”
,蹲在地上的人张着嘴,喉咙里像堵着棉絮,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世上有太多这样的小事,像落在穷人生活里的雨,密不透风,却从未被认真记录。
他们的委屈像墙角的霉斑,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蔓延,而那些欺负人的贼,总能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在人群里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
小区门口的修车摊摆了五年,扳手磨得亮。
有天傍晚,穿西装的男人把车扔在摊前,说“链条断了,明天早上来取”
。
摊主熬到半夜修好,第二天等来的却是男人的怒吼:“你把我车零件换了!”
旁边立刻围上来两个穿保安服的,说“业主反映你偷零件很久了。”
摊主扯着男人看链条接口,说“这是新接的,你原来的锈成渣了”
,可男人甩开他的手,指着摊上的旧零件喊:“这些都是你偷的!”
后来才知道,男人是物业经理的朋友,物业早就想把修车摊赶走,好让亲戚来开便利店。
调解时,物业拿着“业主投诉记录”
,上面签着十几个摊主从没见过的名字,说“影响小区形象”
。
摊主的营业执照、五年的修车记录摊在桌上,却抵不过一句“多数业主不同意”
。
他看着自己磨出老茧的手,突然明白:道理这东西,像菜市场的秤,谁力气大,谁就能拨弄秤砣。
穷人的道理总带着烟火气,沾着机油、汗渍和泥土,不像有些人的道理,裹着合同、公章和规定。
在市理货的女人,被诬陷偷了瓶洗水,保安搜出她口袋里的洗水时,没人听她解释“是刚才帮顾客捡的,忘了放回去”
。
市经理说“看你可怜,不报警,但工资扣了”
。
她去劳动局,工作人员翻着员工手册说“单位有规定,怀疑盗窃可以处罚”
,她掏出同事的证词,可证词是手写的,没有按手印,“不算数”
。
这就是底层社会的潜规则:你的道理如果没有背书,就轻得像鸿毛。
法律条文里的谁主张谁举证,到了这里变成“谁有能耐谁有理”
。
穷人的证据是“我没做”
,富人的证据是“大家都看见他做了”
;穷人的证人是“一起摆摊的人”
,富人的证人是“某单位的谁谁谁”
。
当道理需要身份来加权,最沉的道理,永远属于站在高处的人。
拆迁队来的那天,有人正给菜苗浇水。
推土机碾过菜园时,她扑过去抱住树干,被两个戴安全帽的男人架开。
她家的老房子在拆迁名单上,补偿款比邻居少了三万,拆迁办说“你家面积小”
,可她拿着房产证,上面的数字明明和邻居一样。
争执时,一个穿马甲的女人突然躺在地上,哭着说“老太太打我”
,立刻冲过来几个男人,对着她喊“袭扰工作人员”
。
后来她去信访局,窗口的小姑娘接过材料,说“七个工作日给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