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老好人最会伪装(1 / 3)
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老好人总是以一副人畜无害的面孔示人,可实际上,他们或许是最擅长伪装的群体。
他们看似处处与人为善,实则暗藏心机;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盘算。
老好人的伪装,先体现在他们对所有人、所有事毫无原则的赞同。
在公司的项目讨论会上,产品经理小张在台上激情澎湃地展示着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做出来的项目策划:“这个方案主打高端路线,虽然前期投入成本高,但一旦成功,利润空间巨大,预计在半年内就能占领市场份额的2o。”
老好人小李坐在台下,率先鼓掌,大声说道:“张经理,你这方案太牛了!
这思路,这格局,肯定能大获成功,我全力支持!”
一旁的同事小王忍不住提出疑问:“张经理,高端路线的话,目标客户群体会不会太窄了?而且半年内要达到2o的市场份额,难度很大啊。”
小李一听,立马反驳:“小王,你这就是缺乏想象力了,张经理肯定都考虑过这些,要相信专业嘛!”
从人性角度深挖,这背后是自我保护本能与虚荣心理的交织。
小李害怕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会得罪手握权力的张经理,还可能被贴上“刺头”
标签,影响自己在公司的生存。
同时,他也想借支持张经理,展现自己与“强者”
站在一起,塑造自己紧跟领导思路的形象,满足虚荣。
从社会心理学层面看,这是典型的从众行为,老好人在群体中为了获得接纳和安全感,轻易放弃自我判断,随波逐流,体现出人性在群体压力下的脆弱与短视。
项目推进到第二个月,资金吃紧,进度滞后,领导召集大家开会问责。
小李低着头,一声不吭。
领导看向他,问道:“小李,你之前不是很支持这个方案吗?现在出了问题,你说说看法。”
小李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觉得张经理的想法挺好的,谁知道会这样呢,市场变化太快了,这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呀。”
这一番话,把责任全都推得一干二净,充分暴露了他毫无原则支持背后的自保心态。
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中,老好人的伪装也暴露无遗。
周末,几个朋友约着一起聚餐。
赵刚提议:“我知道有家川菜馆,味道特别正宗,他家的水煮鱼和毛血旺一绝,咱们去那儿吧。”
老好人孙明马上响应:“川菜好啊,我就爱吃辣,辣得过瘾!
就去这家,我都迫不及待了。”
这时,周悦皱着眉说:“我最近上火,不太能吃辣,要不咱们去吃日料吧,清淡些。”
孙明立刻笑着改口:“日料也不错呀,生鱼片新鲜又营养,周悦你想得真周到,就听你的。”
赵刚有些疑惑地问:“老孙,你不是最爱吃辣吗?怎么日料也行?”
孙明尴尬地挠挠头:“哎呀,我这人不挑食,吃啥都行,主要是大家开心就好。”
从人性角度看,孙明的行为反映出他对归属感的极度渴望,这种渴望源于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
他害怕因表达不同意见被群体孤立,所以不断压抑自己真实的喜好和需求,通过附和他人来维系与群体的联系。
这背后是自我认同的缺失,他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在自我与他人之间艰难摇摆,逐渐迷失真实的自己。
老好人的伪装还在于他们善于推卸责任。
在学校的小组作业中,大家共同负责一份关于历史文化研究的报告。
小组里的刘辉总是偷懒,资料收集不积极,导致进度滞后。
报告提交后,成绩不太理想,老师把大家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