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法治筑基 行稳致远(1 / 3)

加入书签

“深水区”博弈的暗流汹涌,让秦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依靠行政权威和个人魄力推动的改革,纵然能取得一时之效,却难以抵御旧有惯性的反弹和既得利益者的软性抵抗。江泉的转型发展,若要行稳致远,避免“人走政息”的循环,必须从依靠“能人治理”转向依靠“制度治理”,将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稳定性和权威性的法律规范,用法治的刚性力量,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这个想法,在他与常务副市长刘玉凤、常委副市长张伟商讨应对当前改革阻力的深夜会议上,变得异常清晰和迫切。然而,推动地方立法,涉及权力的规范与再分配,程序严谨,影响深远,必须获得市委书记周海洋的全力支持,并凝聚市人大、市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这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战略决心。

市政府小会议室的灯光亮至深夜。秦风、刘玉凤、张伟三人面对当前改革遇到的“软抵抗”,面色凝重。

“现在的阻力,看似来自凤一针见血,“光靠发文件、下命令,头痛医头,难以根治。他们总能找到政策的模糊地带和执行的弹性空间来拖延、变通。”

张伟一拳砸在桌上,愤懑道:“就是!跟他们讲道理,他们跟你讲困难;跟他们讲大局,他们跟你讲稳定。说到底,还是觉得法不责众,觉得风头过了还能照旧!”

秦风一直没有说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玉凤市长说到根子上了。我们在用行政力量推动改革,而他们在用非正式规则消解改革。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博弈。要想破局,必须改变游戏规则,将我们的意志,从行政命令,升级为法律规范。”

刘玉凤和张伟同时看向秦风,眼中露出思索和期待的光芒。

“您的意思是……立法?”刘玉凤敏锐地捕捉到了秦风的想法。

“对!立法!”秦风斩钉截铁地说,“把我们雾江治理‘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硬约束,把绿色产业发展的准入门槛和扶持标准,把民生投入的保障机制,把这些年我们摸索出的成功经验,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打折扣、搞变通!让破坏者受到法律的惩处!”

张伟顿时兴奋起来:“太好了!这才是治本之策!比如,我们把生态红线的范围、产业负面清单、创新扶持的比例、民生支出的增长机制都写进法里,看谁还敢阳奉阴违!”

“但这需要海洋书记和市人大的鼎力支持,立法程序复杂,周期也长。”刘玉凤考虑得更周全。

“再难,也要做!”秦风目光坚定,“这是对江泉长远发展负责,是对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负责。明天一早,我就去向周书记汇报这个想法。”

这次深夜密谈,奠定了推动法治化治理的基调。一个以法治巩固改革成果、护航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在三人心中清晰起来。

次日清晨,秦风提前来到周海洋书记的办公室。周海洋刚泡好一壶浓茶,见到秦风,示意他坐下。

“海洋书记,有件关乎江泉长远发展的大事,想和您深入沟通一下。”秦风开门见山,将昨晚三人讨论的关于推动关键领域地方立法的想法和盘托出,重点阐述了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通过立法固化成果、打破惯性、护航未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周海洋认真地听着,不时端起茶杯抿一口,眉头微蹙,陷入沉思。待秦风讲完,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的城市景观,沉默了片刻。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秦风同志,”周海洋转过身,语气凝重,“你的这个想法,很有战略眼光,也很有魄力。这确实是摆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