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团聚(1 / 3)
第113章 团聚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有一句话:“这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来形容李炀现在处于的时代,正好贴切。
九十年代,一个没有开心农场、没有wow、没有facebook、没有iphone的年代,信息时代方才初见端倪,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远没有进入到千家万户。作为一个重生者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都是商机,就像是收获的鱼塘,随便一个猛子扎下去都能抓起一条大鱼来。然而这却又是一个极度络,没有手机,电视永远只有那么三两个台,里面的主持人好像永远都是同一副面孔。
吃过午饭后,李炀无聊地站在走廊上,一边在脑海里想着一些事情,一边和『奶』『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中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张君老爸给搀扶了回来,吴刚后来又过来坐了会才回家去。网吧的事情张君借着打球的机会已经告诉了他,他在路上就表态要过来跟着李炀混。吴刚这几天正在发愁过了年去哪里赚钱,去年打工的地方由于他的不告而别,肯定是不能再去了,况且他也不想再跑那么远,免得母亲一个人在家有点什么事情的话都没人照顾。只是他毕竟就出门过一次,也不知道内地好不好找工作,因此他听说了李炀要招人,顿时大喜过望,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吴刚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去年他跟着一个做厨师的远亲出去打工,在一家餐厅里做服务员,因为人老实勤奋,很得老板的看重,曾表态说过了这个年只要他能说服厨房的师傅教他,就让他去厨房当个学徒,也算是有了个前途。哪知道临到过年,他母亲却病了,他听说了这个情况后心急如焚,当即向老板提出要求要回去过年。老板哪里肯同意,要知道春节正是餐厅生意最好的时候,即便是厨师,也只能轮换着回家过年,更别提他这个才干一年的新人。他找老板说两三次都没说通,一气之下干脆连最后两个月的工资也不要了,背上包裹便踏上了回家的火车,气得那个远亲打电话回来确认他平安到家后把他一顿好骂。
有了吴刚的加入,李炀就盘算着过了年近快将春节这段时间赚的钱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电脑。现在网吧里除了主机外,已经有了十五台电脑,也算了上了规模。按照李炀的估计,寒假这一个月下来,营业额将会突破两万元,到时候又可以购买六七台电脑,网吧的规模就会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到时候正好开始实行通宵营业。毕竟网吧规模过小的话,通宵营业赚的钱都不一定够支付工资和电费。
现在的李炀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民营企业500强的利润总和都比不过央企两巨头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原来最舒心最惬意的赚钱方式,不在于你是否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也不在于你是否有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而在于你是否处于垄断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将军网吧在南陇县城内就处于垄断地位,就此一家,别无分号。这段时间说是收钱收到手软,数钱数到抽筋一点都不过分。网吧就像是一台印钞机,为李炀的第一桶金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资本。
只不过,李炀心里比谁都明白,这样的黄金时期已经持续不了多久,新的竞争对手也许正在某个角落里酝酿着想要跳出来分一杯羹。在李炀记忆中,当年南陇的第一家网吧大约是出现在九九年底,但是现在有了李炀这个变数,一切都将变得面目全非。
这时,一阵汽车的轰鸣声打断了李炀的思绪。李炀往楼下一看,顿时『露』出开心的笑容来。只见一辆面包车稳稳地停在楼下,从上面下来两男三女,正是老爸老妈和刘婧一家三口。
“『奶』『奶』,刘婧他们回来了。”李炀朝里间喊了一句,才直奔楼下而去。
看着活生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