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杨修(3 / 7)
聚集在园门处议论纷纷,便上前询问缘由。
工匠们将曹操题字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杨修,并恳请他帮忙解读曹操的心意。
杨修走到园门前,仔细看了看匾额上的“活”字,又绕着园门观察了一圈,随即笑道:“诸位不必担忧,丞相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门’字中间加一个‘活’字,组合起来便是‘阔’字,丞相是嫌这园门太宽阔了,不够雅致,你们只需将园门的宽度缩小一些,便可符合丞相的心意。”
工匠们听后恍然大悟,连忙按照杨修的建议,召集人手对园门进行修改,将原本宽阔的园门缩小了近三分之一。
几天后,曹操再次来到花园查看,看到修改后的园门,果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对身边的官员说:“这园门修改后,与整个花园的风格更加协调,显得精致了许多。”随后,曹操询问是谁识破了自己的心意,官员们如实告知是杨修。
曹操听后,对杨修的才智愈发欣赏,在朝堂上多次称赞杨修“心思缜密,悟性过人”。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便是“一合酥”的故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势力达到顶峰,各地诸侯纷纷派人前来许昌进贡,以表达对曹操的臣服。
其中,有一位西域的使者为曹操带来了一盒珍贵的酥饼,这种酥饼以西域特产的黄油、蜂蜜、果仁为原料制成,口感香甜酥脆,在当时极为罕见。
曹操收到酥饼后,十分喜爱,却并未立刻食用,而是将其放在案头,随后提笔在盒盖上题了“一合酥”三个字,便去处理政务了。
不久后,杨修因汇报公务来到曹操的书房,看到案头上的酥饼盒,以及盒盖上的“一合酥”三字。
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曹操的用意,便毫不犹豫地打开酥饼盒,将里面的酥饼分成若干份,派人送到丞相府的官员手中,让大家一同品尝。
官员们收到酥饼后,都十分感激杨修,却也有些担忧,毕竟这是西域使者进贡给曹操的珍品,杨修未经曹操允许便擅自分食,万一触怒曹操该如何是好。
杨修却笑着对众人说:“诸位不必担心,这是丞相的意思,我只是遵令行事而已。”
果然,当天下午,曹操处理完政务回到书房,发现案头上的酥饼盒已经空了,便询问身边的侍从是谁动了酥饼。
侍从如实告知是杨修将酥饼分与众人食用,曹操听后,立刻传召杨修前来问话,脸上带着一丝疑惑与不悦。
杨修来到书房后,见曹操面色不佳,却依旧从容不迫地行礼问道:“丞相传唤臣,不知有何吩咐?”
曹操指着空酥饼盒,问道:“德祖,这酥饼是西域使者进贡之物,你为何未经我允许便擅自分与他人食用?”
杨修躬身答道:“丞相息怒,臣并非擅自行事,而是遵奉丞相的命令。丞相在盒盖上题‘一合酥’三字,‘合’字拆开便是‘人一口’,因此‘一合酥’的意思就是‘一人一口酥’。臣认为丞相是想让大家一同分享这份美味,因此才将酥饼分与众人,还请丞相明察。”
曹操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德祖果然聪慧,竟能识破我的这点心思。你做得很好,这酥饼独自享用确实无趣,与众人分享才更有意义。”
虽然曹操表面上对杨修的行为表示认可,但心中却已隐隐生出一丝不悦——杨修的聪慧固然难得,但他如此轻易地揣度自己的心思,甚至不等自己明确下令便擅自行动,让曹操感到自己的权威被轻易触碰,这种感觉让生性多疑且自负的曹操颇为不适。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有一次,曹操在书房中阅读《孙子兵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