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杨修(2 / 7)

加入书签

籍等诸多话题,杨修对答如流,不仅能准确理解曹操的意图,还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例如,当曹操问及如何整顿许昌的户籍制度以增加赋税时,杨修提出“分区域核查、明确定籍标准、严惩瞒报漏报”的三步走策略,既兼顾了效率,又考虑到了百姓的承受能力,令曹操颇为满意。

最终,曹操任命杨修为丞相主簿,掌管丞相府的文书典籍、政务处理、宾客接待等重要事务。

主簿一职看似品阶不高,却身处权力核心,直接服务于曹操,需要极强的能力与细致的态度。

杨修任职期间,展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与严谨的处事风格。

当时曹操掌控着东汉朝廷的实际权力,丞相府每日需要处理的公文、奏折多达数百件,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

杨修将这些事务分门别类,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处理流程:清晨先梳理紧急公务,优先处理涉及军事调度、灾情上报等关乎安危的文件;上午集中处理日常政务公文,逐一审核、批注,提出处理意见;下午接待各地前来汇报工作的官员,记录要点并整理成文书;晚间则总结当日工作,规划次日任务,并将重要事务向曹操汇报。

在他的打理下,丞相府的政务处理效率大幅提升,以往常出现的公文积压、事务拖延等问题几乎绝迹。

更令曹操赞赏的是,杨修总能提前预判他的需求,将事务安排得恰到好处。

曹操每次外出征战或巡查地方前,杨修都会提前整理好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户籍、物产资源、历史沿革等资料,汇编成简洁易懂的手册供曹操参考;曹操在处理政务时遇到疑难问题,往往还未开口询问,杨修便已将相关的典籍记载、过往案例整理出来,为曹操决策提供依据。

有一次,曹操计划征讨袁绍残余势力,却因对北方边境的地形不熟悉而犹豫不决,杨修得知后,连夜查阅丞相府珍藏的地理典籍,并结合曾经出使过北方的官员的口述,绘制出详细的北方边境地形图,标注出重要的关隘、河流、山脉以及适合驻军、运粮的地点。

当曹操看到这份地形图时,不禁感叹道:“德祖真乃吾之左膀右臂也!”

此后,曹操对杨修愈发信任,不仅让他参与政务处理,还允许他陪同自己参加重要的军事会议、朝堂议事,甚至在私下里与他探讨立嗣、治国等核心问题。

杨修的才思敏捷,不仅体现在政务处理上,更在日常生活的诸多典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故事也成为后世流传甚广的佳话。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园门题字”的典故。

建安年间,曹操在许昌建造了一座新的花园,历时一年多才竣工。

花园建成后,曹操亲自前往查看,随行的有丞相府的官员、花园的工匠等数十人。

众人跟随曹操漫步在花园中,只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奇花异草遍地皆是,无不赞叹花园的精致华美。

然而,曹操却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只是时而驻足观察,时而眉头微蹙,似乎对花园并不满意,却又不说明具体缘由。

工匠们见状,心中忐忑不安,却不敢上前询问。

待曹操走到花园的正门处时,他停下脚步,凝视着园门片刻,随后拿起工匠手中的毛笔,在园门的匾额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曹操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工匠们围着园门讨论了许久,有人认为曹操是觉得园门的雕刻不够精美,有人认为是园门的颜色不够鲜亮,还有人认为是园门的位置不够合理,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杨修恰好因公务路过花园,看到工匠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