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莫臥儿的阿德力叛乱(3 / 3)
>
五万两黄金,那可就是近两吨重了,皇帝和文官对此说是垂涎三尺都不为过。
这笔钱没到手,对於財大气粗的皇帝来说也是有些心疼。
更何况两百万石的稻米,也是现在南洋急需的要物,少了这些粮食,明朝就得多出钱来买运粮食供应。
坏消息不止一个,黑云龙的报告也到了朱由检手里,说是沙俄军队是被明军打退了,
但是他魔下兵少,需要增兵才能继续维持纳雷姆的防御。
並且因为北方苦寒,现在就急需更多煤炭和皮革、衣来抵御北方风寒。
消息是去年九月份的,按照兵部的考虑,要么再调一支辽东镇的千人骑兵过去,要么就是从漠南抽调一部分吴三桂的步军。
两个方案互有优劣,和朱由检在看待明军出不了辽西走廊时的情境一样,让皇帝都思考了几天时间。
步军相对於补给来说,费少,可以调动的兵也更多。
但是相对来说,步兵们的战斗力守屯堡肯定是没有问题,靠著燧发枪和火炮,足够守住纳雷姆。
但是给黑云龙拉出城去和沙俄兵、准噶尔人野战,哪怕是明辽军也不可能做得到。
但是派遣骑兵,一匹马一天吃的草料、穀物重量,就是五个人的重量,这些东西要漠北输出过去,途中依靠马匹託运,其间的损耗实在是太高了。
从河南运粮到漠北,也已经很远了,一石粮秣到损耗乃至中间可能的贪墨,就是九两价值的银幣,还不到十两,但若是目的地选择在纳雷姆,每石粮秣的损耗就是四十五两银钱!
算到人和马上的费用,更是不在一个级別上,马的吃嚼太贵了,又不能任由骑兵冒著风险跑准噶尔人那里抢草根吃,大多数是靠明廷从漠南草原和河套地区给他筹运粮。
马吃的多,人吃的少,这么远的距离,一匹马实际上的损耗是一名土兵的十几倍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检在对待黑云龙增兵需求的时候,如此抠搜的主要原因。
黑云龙请求皇帝给他增兵,费了一年时间才给他多调了一千名辽东弓骑兵,这也是实际问题摆在这。
想了好些天,皇帝最终决定也是从漠北地区,调派两千五百名步兵前往黑云龙那给他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