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莫臥儿的阿德力叛乱(2 / 3)

加入书签

黄金,在大明约合一百万两的银钱,而加上粮食,对户部来节省国库亏空是极大的好事。

但就是因为这场叛乱,到手的鸭子飞了,户部的侯恂是把二人的名字念叨到了文渊阁,当看眾多內阁阁臣和太监的面,將陈演和周延儒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仅仅是没给户部减少销,兴许还得户部多在南洋添上十万两的银钱。

根据西孟总兵官祖大弼的报告上,莫臥儿的叛军已经增加到了两万多人,並且人数增长的势头很盛,报告在兵部很受重视,皇帝也过问了此事,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往西孟地区增调官兵了。

从其他地区调兵遣將,如果只是从最近的阿拉干地区调兵,那费还算好说。

如果阿拉干不够,那就是上方人了,得从关內抽调,关內调兵也就是陈奇瑜的五省总督范围最合適,行粮费户部必须考虑进去。

不得不说,对於户部来说,这两年都是多事之秋,税银虽然都比万历、天启高两三倍,但大明的军费可也在屡屡拔高,这笔三四千万的银子是最基础的银子。

也难怪户部这回是有些鬱闷,对礼部意见很大,皇帝给你支招了,你不仅没给我国库里头要到钱,还让我给你倒贴钱!

你手底下的鸿臚寺是怎么办的差事

乾脆这笔银子就从你礼部官员的俸禄里扣好了。

当然这只是户部官员的抱怨,扣不扣钱还是皇帝说了算,皇帝没说此事,此事就和礼部没关係。

另外关於西京的重造,皇帝和內阁,在明廷的调子已经定了。

等两年后,明廷忙完了南京城的外圈扩建,朝廷就得立刻著手筹备,给西京扩建城墙了。

至於这段时间,就是忙著找商人准备接手建设铁路,另外把西京的地方官人选给他商定了。

选在西安府圈划土地作为西京,將来肯定是要大量人口添进去,修造一条通往河南开封府漯湾河镇的铁路是非常必要的。

常设五千兵马的西京卫,加文官户、吏、兵等三部,选出的官吏至少得有四百人。

这些都需要钱。

其实西安作为西京,对於大明来说也就是变成第二个南京,前期是要砸不少钱进去。

过去南京怎么玩,西京就大概怎么玩,加进去大量官员,慢慢的汉化当地叶尔羌人,可以加强明廷对於西域的管理。

毕竟很多事情拿到南京来办,明朝的反应速度和调查能力,因为距离问题,局限性太大。

明代依旧是古代,哪怕现在的民用船舶航速上都变得极快,陆地上也有大量商人、朝廷的驛站,这消息传递依旧极慢。

就单论如何管理战事了,大明在调查明朝官兵的员额问题上,在天启年间,就连山海关一带、东江镇所在的群岛,这么点距离上,朝廷调查起来都极为费劲。

像袁崇焕报告东江镇有一万两千多匹马,但是实际上毛文龙的东江镇只有不到三百四马。

这么近的辽东镇和东江镇,明朝就已经管不过来了,一是官员太少,二来用人的问题。

朱由检怎么解决的他作为后来人,了解过一段时间的明末史,他当然清楚这一点。

如果要想维持朝廷长久的统治西域,西京是必须设立的!多的朱由检和朝廷不管,管钱、官、兵这三件事就成。

在明廷的內阁外廷费心思忙著筹备西京建设的时候,莫臥儿闹出那么大的叛乱,还把谈好的给钱给粮搞黄了,也是令明廷群臣及皇帝本人都十分鬱闷。

皇帝本来已经是再三强调別出事,而礼部的鸿臚寺办事儿也確实没出什么问题,本来事儿都谈妥了,但就是没想到莫臥儿在交割钱粮的时候闹出了乱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