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上京(1 / 5)

加入书签

北戴河,古称渝水。殷商、西周,北戴河区境属孤竹国。西汉,始置案县,仍属辽西郡。殷商、西周,北戴河区境域属孤竹国。周惠王十三年,孤竹亡,属燕国。秦,属辽西郡。西汉,始置案县,仍属辽西郡。东汉时,属临榆县。三国时,属魏幽州辽西郡。西晋时,属幽州辽西郡阳乐县。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之地,均属辽西郡。北朝、北魏、东魏时,属平州;北齐时,属平州北平郡。隋代,属辽西郡柳城县。唐代,属河北道营州柳城县。辽代,为中京道润州海滨县。金代,改隶于北京路宗州海阳县。元代,属辽阳行省大宁路瑞州。

明初,属山东行省平滦府。明洪武二年,改隶北平行省;明洪武四年,改名永平府。明永乐元年,属北京行部;明永乐十九年,直隶京师,属永平府抚宁县。清代,属直隶省永平道永平府抚宁县。清乾隆二年,改属永平府临榆县。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将北戴河海滨辟为避暑区。

北戴河古称渝水。清光绪年间,因沙河流经戴家山头,故改为戴家河,简称戴河。清光绪十九年,修建津榆铁路时,命名北戴河火车站,因此得名。北戴河秦行宫遗址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位于北戴河区金山嘴路8号,是秦始皇东巡时兴建的大型行宫建筑群中的遗址之一。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分布在北戴河海滨自西联峰山到鸽子窝沿海,19世纪末,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和津榆铁路的开通,特别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北戴河海滨成为“允许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地后,中外人士纷纷在北戴河建别墅以消夏度假。截至1949年,北戴河海滨共有别墅719栋,总建筑面积29.57万平方米。

北戴河,是久盛的旅游胜地。这里沙软潮平,滩宽浪,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每年暑期,来自全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享受着光、沙滩和大海带来的惬意。沿着海岸线漫步,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在海边,还可以观赏到壮观的出景,的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除了海滩,北戴河还有鸽子窝公园、联峰山公园等景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游玩选择。

山海关景区位于山海关区境内的旅游景区。景区面积约33.27平方千米。山海关景区由“山海关古城(又称“天下第一关”)”、“老龙头”、“角山长城”和“孟姜女庙”四大景区组成。

角山景区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 \" 万里长城第一山 \"

老龙头景区,位于老龙头路1号。老龙头景区总占地面积700亩,由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七部分组成。澄海楼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是观海的胜地。

孟姜女庙景区,位于望夫石村。角山长城景区,位于角山路山海关城北约3千米。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孟姜女庙是为了纪念孟姜女而修建的,是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形狭长,“山”与“海”相隔仅8千米。景区所在的山海关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1.0c,极端最高气温40.0c,极端最低气温-26.0 c,最热月为 7 月,平均气温 24.8 c,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 -5.0 c。

山海关古城主要指山海关关城和东罗城,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山海关古城的建筑风格为明清样式仿古建筑,以一层为主,二层为辅。墙柱体彩画以苏轼彩画为主,少量为旋子彩画。古城方正,中央钟鼓楼位中心,向东南西北四方向辐射出四条街道。城内景点有天下第一关、钟鼓楼、王家大院、甲申史鉴馆、总兵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