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上京(2 / 3)
戏台还有2座。
驿城署是管辖全城的政务机关所在地,为清代驿城核心最高行政官员驿丞及其吏属的办公之所。位于前街北关帝庙巷西侧,占地面积1037平方米。坐北朝南,大广临街,其后为三进四合院院落布局,再后设花园。现驿城署仅存第三进院落的门楼、正房及后花园,沿正房西山墙北行即可到后花园。门楼面阔一间,进深两柱三檩,硬山布瓦顶建筑,前檐柱间是两扇板门。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六檩,硬山布瓦顶建筑。《宣化县志》载:“鸡鸣驿驿丞, 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皂隶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馆夫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驿丞负责管理驿站中商贸往来。
关帝庙戏台在城内东侧,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六檩,前出廊,硬山布瓦卷棚顶。明间两金柱后移,金柱下是木隔断,将室内分为前台与后台。
前台演财神庙位于头道街西端路北,两进院落,240平方米,门楼悬挂“异姓同心”匾额。用刘、关、张三兄弟的故事勉励人们只要同心协力,异姓兄弟同样可以成天下大事,得天下财富。财神庙中的壁画,采用沥粉贴金工艺,金碧辉煌,是古代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中东西方各国使臣带着各自国家的奇珍异宝朝拜中国财神的描绘,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时鸡鸣驿的繁盛景象和当时社会曾经有过的辉煌。
当铺在头道街和西街的交叉路口,硬山布瓦顶周围加建围廊,造型很别致,64 平方米。属双面当铺,两面临街、两面开门。属于当铺经典对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的真实写照。
马家店位于东城门的车马大店,土坯墙,四合院,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关帝庙戏楼为清代建筑,位于鸡鸣驿城前街路南,面对的关帝庙近年塌毁。戏楼坐南朝北,面阔三间7.7米,进深三间7.5米,台基高1.6米。台口石条压边,下为杂石砌筑,前作三面观。六架梁,前后瓜柱上用脊枋,下用木雕角背。在四架梁前瓜柱的垂直位置下立一童柱,柱顶装饰一钵形花饰件,这一装饰件在其他戏楼建筑中没有发现。各架檩枋组合,檐部檩枋垫板平板枋额枋组合。中柱一线用抱柱槛框,隔扇明间原有挂匾,现已遗失。后墙次间各开一窗。
龙王庙戏楼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10.2米,进深三间7.3米,台基高0.6米,台口条石压边,下为青砖砌筑,前作三面观。其建筑形制与关帝庙戏楼大同小异,梁架结构、隔扇及上下场门基本完好,后墙次间各开一个近2米大小的方窗。
鸡鸣驿城内现存的数通石碑,纪年明确、叙鸡鸣山驿东城墙事翔实,为研究鸡鸣驿城的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纪实资料。清雍正十三年所立碑文中“鸡鸣驿邮政厅”及“司厅”的题使“邮政厅”这一名称, 在时间上比d国人在旧时国内海关试办邮发行印有“邮政局”字样的大龙邮票早出现了近150年,具有改写世界政史的重大意义。
一行人只在鸡鸣驿停留了一天,傍晚出发会于次日到达避暑山庄。游玩的众人又怎知上京那个牺牲一切奋斗在权利中心游走在世界舞台的人正承受着身体心里双重重压,这一切又能隐瞒多久?
次日的会议童煊带着医官和药箱与护卫带着随身物品通过安检压轴进入主会场。这日的童煊依旧白色打底,只是外搭一件白色华贵外套。进入会场和二老问过好坐到二老给国情局单独留出来的区域。医官准时挂上大袋药水,外套披在童煊身上,他安静的带着收音设备不时敲击电脑,在谈到需要他提点的关键问题及时发声,偶尔会充当翻译在出现分歧的时候拍板做决定,他身上积淀着贵公子的雍容气度,上位者的果决杀伐,即使安静坐在那就能控制会谈的节奏牢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