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雨后新生(3 / 4)
我们高龙乡这次可是在全镇露大脸了!”
消息很快传开,整个李家沟都沸腾了。
王建安也不敢怠慢,认真准备了发言稿。
表彰大会那天,王建安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会后不少其他乡镇的代表和企业家围过来向他取经,交换联系方式。
表彰大会之后没过几天试验田里的草莓脱毒苗进入了旺盛的营养生长期。
关于刘老板入股彭先生的事,王建安和尹彬商量之后决定答应他。
主要是他在山城确实有没很大的人脉,他毕竟已经在山城批发市场干了几十年了。
随后王建安安排让来老板负责山城后续市场的开发。
尹彬可以撤回蓉城,专注蓉城市场。
期间刘老板传回来一个消息,鲜品汇那边听说因为拖欠货款,几个主要的供货商已经停止给他们送货了。
他们现在货架上空了不少,客流少了很多。
刘老板感叹光靠低价,确实走不远。
王建安对此很同意,市场竞争大浪淘沙,最终还是品质和信誉说话。
刘老板也在JB区一个新建的小区看中了一个底商,就是租金比较高。
对此王建安的意见是不怕租金贵,只要位置好就行。
就在棚鲜生在山城谋划第二家分店的同时,江浙的林老板再次主动联系了王建安。
这次他寄来了一份详细的《合作意向书》和一份更具体的《草莓出口品质标准附件》。
意向书中明确提出,如果李家沟合作社本年度利用脱毒苗种植的草莓,抽样检测能达到附件标准。
林老板所在的公司愿意以每公斤保底价40元的价格,收购符合标准的全部产量,并预付30%的定金。
而且林老板还在意向书中明确提出了,李家沟只负责种植和采摘,包装运输这些全部交给他来做。
而且第一年没有违约处罚,到时候如果不满足要求,只需要退还定金即可。
第一年如果满足要求,第二年开始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否则李家沟需要每年保证提供一个保底量的草莓。
如果李家沟不能提供,不足的量需要李家沟补偿现金。
这个保底量等第一年产量出来之后双方再商定。
王建安召集了核心团队连夜开会研究这份意向书和标准附件。
标准极其严苛,对果形、大小、色泽、糖度、硬度、甚至果面光洁度都有精确到数字的要求。
农药残留标准更是直接对接国际最严格的欧盟标准。
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
张泽安看着那些数字直皱眉头:“这要求……草莓长得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才行啊!”
小刘和张老师则对着标准逐条分析,时而低声交流。
张老师最终抬起头:“从技术层面讲,并非不可能,就按照之前我教你们的方法,种出来的草莓应该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王建安目光扫过众人:“大家觉得这合同我们签不签?”
沉默了片刻。
张春城第一个打破沉默,他盯着那份意向书,眼神灼热:“建安,干!怕个球!不就是要求高嘛!我们这两个月不就是为了这份合同在努力嘛,现在合同来了,哪儿有不签的道理。”
张泽安也点点头:“春城说得对。”
吴磨贵把烟袋锅子在鞋底磕了磕:“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
“好!那我们就签了这个军令状!”
说完王建安拿起笔在《合作意向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合作社的公章。
这意味着,李家沟合作社,正式向高端农产品市场,发起了冲击。
签完意向书,王建安立刻进行了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