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雨后新生(2 / 4)

加入书签

,配合都已然默契。

周建军穿着工作服,正在分割车间检查一批准备发货的白条肉。

见到王建安,周建军立刻迎了上来:“建安哥,你来了。”

王建安点点头,随意地看了看四周:“嗯,过来看看。怎么样,最近还顺利吗?”

“顺利,周边乡镇的订单很稳定,县城那边也有两家小猪肉贩子开始从我们这里进货了。

就是运输上有时候车辆调度有点紧张,现在只有一辆车送货,搞不赢(忙不过来)”

周建军说的一辆车是上个月新买的冷链车,这还是托关系花高价从沿海那边买回来的。

整个雁县都只有这唯一一辆。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冷链车太贵了,这样,那些相对近一些的就不用冷链车送。

就用普通的货车,在货车里面多装点冰块,猪肉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王建安说着,话锋一转,“最近和客户们打交道,还习惯吧?”

周建军立刻明白了王建安的意思,脸色一正:“建安哥,你放心,我都按规矩来。

必要的接待都有记录,也都控制在标准之内。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把厂子管好,把肉的质量抓好,比啥子应酬都管用。

那些肉贩子现在认的是我们‘李家沟’的牌子,不是我周建军请他们吃了多少饭。”

王建安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建军,你能这么想我就彻底放心了。好好干,以后担子还会更重。”

在分厂食堂简单吃了午饭,王建安和张福德聊了聊厂里的后勤和对外联络情况,确认一切正常后,便返回了李家沟。

时间的脚步匆匆踏入八月。

李家沟开始准备秋季菜的育种工作,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王建安亲自动手了。

整个李家沟的社员都已经掌握了育苗技术。

张春城更是带领了几个人到外村去指导大棚的种植前期工作,就待苗种长大移植过去。

王建安抓住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正式将之前酝酿的几项管理制度推行了下去。

他牵头建立了“合作社管理层半月例会”制度,要求各板块负责人定期汇报工作,交流问题,协调资源。

第一次例会上,大家还有些拘谨,但随着王建安的引导和张泽安等人的带头,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保镇分厂的运输需求、试验田草莓苗的长势、普通大棚的升级计划……

一个个议题被提出、讨论,虽然偶有争执,但目标一致,效率颇高。

八月中旬,一个周六的下午,王建安正在家里陪着王刚看图画书,院门外传来了霍文书响亮的声音。

“建安!建安在家没?”

王建安迎出去,只见霍文书推着自行车,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霍文书,啥事这么高兴?快进屋喝口水。”

霍文书摆摆手,从布包里掏出一份红头文件:“不喝了不喝了,急着给你送好消息来!

你看,镇里刚下的文,‘优秀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评选结果出来了!

我们李家沟合作社,双双上榜,而且是重点表彰对象!”

王建安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果然,在“君镇优秀乡镇企业”和“君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名单上,“李家沟绿色畜禽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赫然在列。

“太好了!”

这两个称号,尤其是“龙头企业”,含金量极高,不仅是荣誉,更意味着未来在项目申报、银行贷款等方面,都能获得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霍文书与有荣焉地说道:“下周三,镇里要开表彰大会,刘副镇长特意打电话来,让你代表合作社上台领奖,还要准备个简短发言,说说经验体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