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商讨(1 / 2)
柳知县道:“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朝廷确实是年年拨款用于黄河治理。可是那银钱下来历来都是要过几道手,每过一道手便会被盘剥下几成。真正用道实处的,有个一成便算好的了。往年有这一成的经费倒也勉强过来了。可是今年,雨季太长,从入夏至今足足下了两个月的雨水。也就是这几日雨才少了点,间中还能碰到几次雨歇的时候。早在上个月,本官见情况不对,便去阳城了好几次。可是知府大人……”
提到上司,柳知县重重叹息,语气里是隐忍的不满:“哎!那是个年轻且无知又自大的人,只说往年雨季也都这么过来了,今年也无需担心。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法子啊!本官只能组织县民用沙袋堵住沿岸。可终归是难抵苍天一怒!连续的暴雨,黄河水位上涨得比预期的快。区区几袋沙子根本无济于事。本官见大事不妙,只能先撤走沿岸的居民。走得仓促,家畜都来不及携带。前脚刚走,大水后脚便来。那一日,本官站在高岗之上,眼看着良田变沧海,民房化废墟……心痛啊!”
说到伤情处,柳知县忍不住落了泪。柳叶儿也跟着红了眼圈,她忍着泪道:“都是那些尸位素餐的贵族子弟害的!若是能早早重视,提前加固堤坝,何至于此!如今倒好,百姓流离失所,无米裹腹,他们竟还守着一点米粮舍不得给!”
便是向来浑浑噩噩不理旁事的周如虎此番也怒得拍了桌子:“那种糊涂蛋居然也能当知府?真是害人不浅啊!老子虽然也是纨绔,可好歹有自知之明,最多就想混个闲职。可地方父母官关系重大,岂能如此糊涂用人?安王也是个糊涂蛋!”
柳知县虽然对上官多有不满,可从来不敢骂到安王头上,一听周如虎如此口无遮拦,忙道:“莫要乱说!想来安王殿下对此并不知晓。”
在小小的七品知县眼里,安王便如此间的帝王,地位极为崇高。他们这些下官想要见上一面都极为困难。
倒是那柳叶儿忿忿不平地道:“如何说不得?若是安王英明怎会让那萧靖做知府?他自己的儿子什么德行,他当老子的难道不知道?”
柳知县喝到:“叶儿,不得放肆!须知祸从口出!”
柳叶儿被爹爹一吼,委屈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爹爹,人家都欺负到头上了,你还替他们一家子说话!”
她说罢一跺脚,扭头就跑出去了。
周如虎最是怜香惜玉,道了句:“我去看看!”便追了出去。
柳知县收拾了情绪,向萧景辰拱了拱手:“小女年幼不懂事,失礼了!”
萧景辰摆了摆手表示无妨,接着话归正题:“那阳城知府叫萧靖?可是安王的庶长子?”
柳知县道:“正是。那萧知府只会纸上谈兵,实则昏聩无用,且对百姓毫无怜悯之心。”
他不好议论安王,可是对于安王的这个长子,确实怨念颇深。
“据本官所知,阳城县城内有储备粮食三万多斤。水患之后,本官第一时间去了阳城见他,希望阳城能打开官仓赈灾。可是他却说粮食另有他用,不能给灾民,还下令不许灾民进入阳城城内。我实在是想不通,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何。阳城乃是黄河沿岸大城,下属八个县,有六个受灾,灾民数万。本官实在不明白,出了这样大的事,他非但不愁,府内还在歌舞升平!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说到此处,柳知县连拍三次桌子,气得浑身都在发抖。
萧景辰也十分不解,哪怕萧靖出身王族,可也就只是区区一个庶子而已。安王虽然和襄王政见不和,行事也有些乖张,可绝不是荒唐无度的人。萧靖如此罔顾人命,就算觉得朝廷鞭长莫及,难道不怕安王怪罪?
便是连苏菡这样不懂政务的女流之辈,都觉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