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十篇镇国,江镇国!(3 / 4)
那些平日里自翊才高八斗的举子们,此刻都成了泥塑木雕。
刘春忽然想起,自己早先在洛京文庙与江行舟的初见。
那时他还在想,不过是江南道与巴蜀道的解元之別,就像剑阁与黄山的对峙一一虽分高下,终究都是人间的绝顶。
可现在.....
他低头看著自己写的[鸣州]诗稿,他引以为傲的词句,此刻竟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原来......
刘春苦笑著摇头,將毛笔轻轻搁在砚台上,“我们大周九道解元,九人加在一起,连他的影子都追不上。”
考舍窗外,最后一缕才气化作的巫山云雨正在渐渐消散。
刘春忽然觉得,自己就像那云雾中的一粒尘埃,自以为站在了高处,却不知真正的巍峨,远在九霄之上。
“从今往后,江镇国在!...我再也不提笔作诗词!”
责院角落,不知是谁先哭出了声。
那哭声像是会传染似的,很快就在考场里蔓延开来。
这些平日里心高气傲的才子们,此刻都成了被暴雨打落的梨。
“江兄!
此生能遇江镇国...乃毕生之幸也!”
刘春没有哭。
他只是静静地坐著,望著对面江南考舍的方向,忽然深深作了一揖。
这一揖,拜的是真正的科举文魁。
大周十道举子,竟然面对自己的家乡命题“塞北、漠南、关中、陇右、中原、荆楚、岭南、巴蜀..:”,毫无例外,全部败北。
这在心態上,对他们是无比沉重的打击。
他们能成为举人,在自己的家乡,在本县、本府、本道,那也是无比骄傲,目空一切之人!
现在,他们来到这会试考场上,只能远远的仰望江行舟的背影。
此刻的江行舟,在这一届春闹会试万名举子的眼中,已是宛若一尊圣神!
其实“江镇国”这个名號,早在不少举子间,悄然流传。
只是大周十道才子们向来心高气傲,私下里谁不笑一句“不过江南道解元罢了,凭什么镇国”
如今,
其余九道举子早就败北。
巴蜀道的举子们,成了贡院里最后的倔强。
可当江行舟的巴蜀篇墨跡未乾,他们手中的笔,终究还是颓然放下了。
大周十道一一塞北的苍茫、漠南的雄浑、关中的厚重、陇右的壮阔、中原的恢弘、荆楚的灵秀、岭南的奇绝、巴蜀的险峻......。
每一道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故土,每一篇都是他们誓死捍卫的文道尊严。
而今,竟无一人,能守住自己家乡的荣耀。
被江行舟这位江南道解元,一人一笔,给写尽了!
这些在各县、各府傲视群伦的天之骄子,此刻在贡院的考舍內,仰望著那道不可见的身影,恍若仰望一尊文圣。
一位陇右举子忽然大笑,笑声里带著几分癲狂,“我辈大周九道举子,苦读二十载,写自己的故乡...无一人能及他半分!”
贡院上空,十道文气交织成虹。那光芒照在万人脸上,映出的儘是敬畏与臣服。
此刻的江行舟,在这些曾经目空一切的举子眼中,已不再是凡人一他是行走人间的诗仙,是笔墨化形的文圣,是这座贡院、这场春闈会试、大周圣朝,千古以来唯一的“十篇镇国”!
何止是考场內的举子们被震得魂不守舍
贡院內外,三省六部的紫袍大员们同样面色剧变。
这些歷经宦海沉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