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契纸疑云二(1 / 3)
长平县衙,经历洪水冲刷,门墙斑驳,更显破败。衙门口的石狮子上还残留着泥水的痕迹。李信依旧一身靛蓝布衣,万雪儿则换了一身更不起眼的灰布衣裙,两人如同寻常前来办事的百姓,混在稀稀拉拉的人群中,走进了县衙大门。
户房位于县衙西侧,一间光线昏暗的厢房。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的霉味和劣质墨汁的刺鼻气味。几个穿着皂隶服饰的书吏懒洋洋地趴在案上,或打盹,或闲聊,对前来办事的百姓爱答不理。
李信走到一个看似领头的书吏案前,拱手道:“这位书办,在下想查查河西村王老栓家的地契过户记录。”
那书吏眼皮都没抬一下,用毛笔杆敲了敲桌上一个缺了角的砚台,拖长了腔调:“查档?可有县尊大人的批条?或是户房主事的签押?”
“并无批条签押,”李信平静道,“只是家中亲戚与王老栓有些田产纠葛,想看看他家的地是否真的过户给了张仁义老爷。”
“张仁义老爷?”书吏这才抬起眼皮,上下打量了李信一番,见他衣着普通,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张老爷的事也是你能随便打听的?没有批条签押,恕不接待!去去去!别在这碍事!”
李信眼神微冷,却并未动怒,从袖中摸出几枚铜钱,悄悄塞到书吏手中:“书办行个方便,只是看一眼记录,绝不外传。”
书吏掂了掂手中的铜钱,撇了撇嘴,似乎嫌少,但脸色稍缓:“等着!”他慢悠悠地起身,走到后面一排高大的木架前,装模作样地翻找起来。
李信和万雪儿耐心等待,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户房内的情形。只见另一个角落,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管家模样的人,正与一个书吏低声交谈,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手中似乎还递过去一个小布包。那书吏不动声色地接过,塞入袖中,随即从案下抽出一本册子,飞快地翻找着,然后指着其中一页对那管家说了些什么。管家连连点头,满意地离去。
李信与万雪儿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户房之内,果然浊流暗涌!
片刻后,那书吏拿着一本厚厚的鱼鳞册回来,没好气地丢在案上:“喏!自己看!河西村王老栓,水田叁亩,旱地贰亩,宅基地一处,已于上月十五日,凭绝卖契过户至张仁义名下!白纸黑字,官府大印!清清楚楚!”
李信翻开鱼鳞册,找到河西村那一页。果然,在王老栓名下,所有田产都被朱笔划去,旁边标注着“过户张仁义”的字样,日期正是洪水退去后不久!而登记的书吏签名,赫然是“李德贵”——正是眼前这个收了他铜钱的书吏!
“书办,”李信指着签名,“这过户手续,是您经办的?”
李德贵眼皮一跳,警惕地看着李信:“是又如何?手续齐全,契税两清,有何问题?”
“手续齐全?”李信不动声色地追问,“不知当时王老栓本人可曾到场?可有中人作保?过户契税又是多少?”
“你问这么多干什么?!”李德贵不耐烦地挥手,“官府办事,自有章程!岂容你一个平头百姓置喙?看完了就赶紧走!”
“书办息怒,”李信依旧平静,“在下只是好奇,王老栓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如何能签下绝卖契?又如何在短短数日内办完过户?这契税…据在下所知,长平县田地过户,契税至少是地价的百分之三,王老栓那五亩地,虽遭了灾,市价也不止十两银子吧?这契税…又是谁交的?”
李德贵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大胆刁民!竟敢质疑官府文书!诽谤朝廷命官!来人啊!给我把他轰出去!”
门口两个懒散的衙役闻声,提着水火棍,气势汹汹地围了上来。
万雪儿心中一紧,下意识地靠近李信。李信却
↑返回顶部↑